“隐性停工”即将向全国蔓延
——开发商,识时务者为俊杰
戴欣明按:
“停工”通常是正常渠道,或者明确表示的情况下的说法,而我为什么用“隐性停工”来定义目前一些房地产在建项目,是因为这个“停工”现象正在动态发生,甚至有些还不能算作停工,只是有停工的动机。
“隐性停工”是我们一直所忽略的现象,这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个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时候,更多的问题我们很难发现,当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出现了大问题,所以戴欣明建议大家更加要关注一些潜在的事情,正是这些潜在的隐患最后酿成大祸,原因是这些大祸在发生之前是“隐性”的。
现在开发商在默默地、用直接行动抗争,特别是那些希望永远获得暴力的开发商,一下子很难习惯房地产正在的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
房地产快速变革已经是事实,不会以开发商的意志、特别是大型开发企业的意志为转移,开发商只能快速应对。适当地缩减开发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意志上存在对抗情绪为核心,这样最终损失的是企业自身利益,并且会很明显地看出,没有什么人(政府、置业者)会买账,适应新的“市场架构”是开发商的当务之急。
然而,我们看到房地产界更多的“隐性”事件发生的同时,中央政府并没有买账,而是步步紧逼,因为在“金融海啸”当前,中国领导层已经没有耐心看着市场自然变化,或者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暂时失控了,只能用人为的政府干预才能令市场再度繁荣。
戴欣明
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
相关戴欣明新闻,精华内容截取:
◆《每日财经新闻》记者
吴华 发自深圳
“据我们最近对万科、金地、招商、华侨城、鸿荣源等多家知名开发商旗下项目进行梳理后发现,这些品牌开发商本来计划今年动工明年推出的多个项目,现在都没有动工的迹象,而有些在之前已经动工的项目,现在多已停工。”
据初步统计,这样的项目已有17个之多。
■实为延缓开工
万科位于深圳龙岗中心城风临域旁边的九洲项目,工程人员在2006年就已入场,2007年3月就开始做工程前期,但两年过去了施工进度一直未见进展;招商地产在深圳蛇口四海公园附近的一高层项目,在挖地基后一直保持原状;华润集团大冲改造项目也由于村民拆迁进展不顺遇搁置;鸿荣源地产在宝安中心区的别墅项目、高尚住宅项目也相继“原地不动”;鉴于目前深圳楼市的低迷形势和对未来走势的悲观判断,原定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的南山后海中心区的一城市综合体项目,现在该地块开发商已将其开工时间推迟到2012年。
随后,记者分别致电所涉及公司,无一例外的,几乎所有的地产公司负责人均对停工事件态度谨慎,或干脆予以否认,或称不知晓情况。
■专家:隐性停工实际更多
对深圳楼市有着长期深入研究的英联国际不动产经济学家戴欣明也认为,把现在深圳楼市出现的这种整体消极延工现象称为“隐性停工”可能更确切。他认为,隐性停工的发生,不是由于开发商缺钱,而是因为他们一边观望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一边通过控制楼盘产品数量来放缓入市速度,减少成本投入,等到楼市环境转好再大批量生产。
戴欣明表示,深圳楼市隐性停工的数量远远高于被外界所曝光的数量,而且由于缺乏具体的评测标准,实际操作中也很难统计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一位地产中介商也表示,开车去深圳各区楼盘踩盘,工地现场只有几个工人逗留、处于半停工现象的楼盘非常多。
与大型房企相比,中小型房企受关注率低,实际的隐性停工数量与程度可能远远高于大企业。
■开发商频打 “擦边球”
深圳星彦地产公司首席分析师王世泰认为,根据国土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相关规定,开发商在拿地后2年内必须开工建设,如满1年未动工,开发商将向政府缴纳一笔数目不小的开工滞纳金,满2年未动工的地块将被政府无偿收回。
由于目前土地市场流拍现象严重,政府部门即使将土地收回短期内也很难再找到买主,因此当前各地政府对上述规定执行得比较宽松,同时,政府规定中只是说不开工的项目会被罚款或无偿收回,但并没有规定已施工的项目何时建成,开发商只要施工,就不在上述规定的处罚之列。这就给了很多开发商打“擦边球”的机会,开工后不久停工或半停工就可以不受处罚。于是不难理解,在深圳,开发商延缓开工或开工后停建等现象愈演愈烈。
注明:
★戴欣明即不是“唱涨派”,更不是“唱衰派”,如果非要用派来讲的话,应该算“预测派”,以事实为依据,提前告诉大家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很多人不知道戴欣明代表谁,戴欣明代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利益。
戴欣明相关文章:
开征燃油税意在为物业税开征铺路 ——燃油税开征,物业税或成追命枪
“隐性停工”即将向全国蔓延——开发商,识时务者为俊杰
09年房子如何卖?怎么买?——房地产未来三、六、九等泾渭分明
万科泣声、秀泪;泪洒何处?——万科在吞咽自己泪水中行“成人礼”
深圳政府不“救市”背后玄机——再造深圳,需承接2003年的房价
“金融海啸”让中国人彻底成熟——“金融海啸”骤变中国人的消费理念
改邪归正?房地产进入群体泡茶期
中国“大救市”堪为最完美的“风暴”
房地产最大的颓势将在年底演绎
我们已经看到房地产繁荣的曙光
“地产风暴”后时代将攀爬北京、上海
楼市开花将随2009年春天同来
拿什么拯救楼市“预期”
中国房价将呈现三种走势
新政送来预期还是派发催命符?
“救市”后灾难已在深圳率先来临
未来楼市更加扑朔迷离
老太太下轿政府为何甘当拐棍?
房价在什么情况下再次暴涨?
房地产海啸先卷走哪些企业?
必经香港式房灾承不一样的后市:长痛不如短痛是房地产最好的疗法
房地产“秋后算账”时代来临
夹击下的房企能生存多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