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楼市的价格底部应该在哪?

(2008-07-04 11:56:41)
标签:

深圳

房地产

2008

下半年

趋势

买方

戴欣明

房产

分类: 城市战略策划

未来楼市的价格底部应该在哪?

——深圳楼市的买方市场是否来临?

作者:戴欣明

本文刊载在《深圳商报》2008年7月4日星期五

 

    在中小户型主导下的深圳楼市,买方市场是必然的结局。2006年6月,“9070”政策刚刚出台,戴欣明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首次提出一个观点,深圳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大部分地产项目最多用2-3年的时间“变成”买方市场,当时没有人相信戴欣明的观点,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其实,剖析这个观点很简单,一是“9070”政策下生产出来的房子要在2年左右的时间推向市场,这些房子成为主流;二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就是政策性市场,或者说是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而“政策性市场”的最主要特点是对过渡投机的抑制,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安居乐业;三是豪宅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其中一小部分还会是卖方市场的原因,由于深圳土地资源的稀缺,这部分住宅中的大部分还将以“资源性卖方市场”为主导,这样就为楼市的买方市场打下了基础。目前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广州、北京、上海,还将向其它二三线城市推进。

 

    深圳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寒冬还没有进入,这与股票市场崩盘有非常大的关系。房价涨的快,跌的也快,同房价一样A股从6100多点迅速跌破2700都验证了这点;当房价、股价变成投机就是在违背市场规律,必将受到市场的惩罚,真正的问题才刚刚显现。两个市场的血都被抽干,而且市场造血机能还没有健全,整个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善,专业化服务还没有形成价值化等等一系列市场、社会因素都在制约着房地产市场,或者说我们的社会不需要畸形的房地产市场。

 

    一段时间,深圳倡导深港一体化,但是因此房价就要同香港同价是极其错误的判断,是肤浅的,深圳也正是在这样的错误思潮的指引下,造成06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的暴涨,所以现在以西部通道为题材的楼盘大跌就是正常的。真正的深港一体化更应该是产业链经济的一体化,深圳承担一个关键环节。

 

    目前深圳房地产市场正在上演“囚徒困境”;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后,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吃紧,不降价就意味着等死,关内房价“破8”已经预示着一些明智的开发商看清买方市场局势。深圳土地市场也在上演“破窗效应”;1月~4月,深圳共挂牌出让居住性用地9宗,成交仅3宗之一以底价成交,成本仅为2836元/平方米,更低地价低点还会出现,而更多的开发商等待更低价格的出现。一级市场也呈现出买方市场。

 

    买方市场中的各方应如何面对?在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时,我们不禁要问:除了国家管控以外,中国什么行业不是买方市场?几乎都是。不过是经历了同样的卖方市场之后,迅速进入买方市场。房地产这个买方市场来的有些迟!香港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房地产市场,10年后的房价只不过是97年高峰期的80%左右。深圳92、93年的房地产暴涨暴跌的恢复差不多也用了10年。现在的深圳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深圳金融危机”,这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投机者是一次彻底的打击。此次房地产大企业要想恢复元气至少要两到三年,一些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只能出局。房价,在排除通涨因素至少要5年才能回到像现在的(5月新房均价11014.14元/平方米)水平,回到高峰期的房价至少要8年,戴欣明指出原因所在:一是投机空间迅速变小;二是投资需求受限,随着内地的大力发展,深圳不再具有很强的宜居城市的优势,更多的投资需求会转向内地;三是人们的置业需求逐渐理性化、功能化,特别是“汶川地震”使人们对居住价值重新建立起到拐点作用;四是房地产市场管理出现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就是让“市场化管理”、“强制性管理”与“保障性管理”三分天下政策思路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使命,由于后两者的迅速发展。这几年靠所谓市场化发展起来的房地产项目必定会受到巨大的波及,进而进入“半政策市场”状态,并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主导深圳乃至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降价最厉害的部分也是这部分房子。还由于后两部分“管理”的加强,排除别墅以及“资源性房地产”的价格影响,戴欣明认为深圳中小户型房价维持关内在6000元、关外4000元每平方米均价是合理的,每年上涨5%左右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不涨。而那些高价拿地建房的房地产企业在这论调控中是最惨的。再有一点也是戴欣明一直坚持说的:中国的国情说明房地产价格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主张完全市场化解决住房问题明显是个错误命题,而这个错误不会重复犯。

 

    事实上,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产业链中的各方人士才有了平等的机会,促进“产业链经济”的完善。由于发达国家土地私有化,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是房地产真正的收益,中国住宅并不具备这个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讲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不应该是暴利行业,应该是靠运营、靠管理、靠服务获得利润的企业。另一方面,目前的市场状态作为置业者也有了选择房子这一最基本的权利。这无疑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们不是没有房子住,而是需要更好的房子住,甚至是自己的物业,这种想法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是正常的,然而这种想法,这种不合现实的想法必须在政府强制性措施下,人们才能有个很好的台阶下,而同时维持这个“面子”就需要经济是稳步发展的,政府也不是靠卖土地获得收益。在房价暴涨的同时,很多开发商也知道迟早有一天会被市场报复,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天。

 

    近来欧美房地产市场同深圳房地产市场异曲同工,然而其市场的商业地产项目风头正劲,由于欧美市场的整体发展是中国房地产的参照物,这实际上也给我们一个信号,人们更多的需要是经济生活;没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安居的,也就是说,高房价是扰乱深圳正常“经济生活”的罪魁祸首,深圳的营商成本过高与房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进一步阻断投机与过渡投资需求能够稳定深圳的房价,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的经济的结构与产业走向的调整开始向发达国家迈进。

 

    对于深圳未来的房价会不会再度暴涨,戴欣明认为,不要存在妄想。一个政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房子作为民生产品,必须限制购买;加大重复购买成本,那么这个荒唐的“赌博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如果偌大个中国,人民都去“赌博”而不干实业,那将非常可怕,所以,从政策面看,客观地讲新房价格的下降才刚刚开始。二手房由于已经标价售出的房子,所以二手房在流通价格倒挂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深圳的“土地经济、房地产经济”必须被“专业化服务经济”及“产业链经济”所取代;也是企业家资金流向的方向。房地产不是城市运营的核心,深圳房价大幅度下挫不单不会造成经济崩溃,反而这样才能让倒退的深圳经济获得新生。从发展角度来看,高房价对于任何人、机构、社会都没有好处。

 

(作者系深圳社会学家、知名地产研究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