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先生回应的第三点是:否定汉语,韩先生说:
金先生断言:“从来没有人说过汉语不好。”意思是我说很多中国人对汉语失去自信心纯属事实编造。可是,知名语言学家潘文国先生证明:“在中国出现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举国上下对本民族文字(往往还波及本民族的语言)大张挞伐,非欲去之而后快,以‘走世界各国共同的拼音方向’这种世界历史上罕有其匹的现象。”(2002)直到几年前,读书界知名的《书屋》杂志还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长文,宣布汉语是一种腐朽的、落后的、愚昧的语言。如此等等,金先生莫非有所不知?
韩先生引用潘先生的话来证明自己贬低汉语的正确性。我想指出的是,一,潘先生好歹也是一个语言学家,绝不会无知到说汉语是落后的语言这样的话来。上面韩少功先生所引的潘先生的话里面,没有一句是关于“汉语”的,都是关于“汉字”的;第二,潘先生是国内少数坚持“字本位”(主要观点: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的学者之一(另两位分别是北大的徐通锵先生和复旦大学的程雨民先生),他们几位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区分书面语和文字本身。而国内持字本位观点的学者是极为少数的个别人。可见,也并不是所有语言学家都对这两个概念十分清楚。我一再声明,语言和文字以及汉语和汉字是两回事。我再进一步强调,书面语和文字是两回事。韩先生犯糊涂的的重要症结是混淆了书面语和文字的概念。韩先生可能受了潘先生等学者的影响(甚至冒充学者和教授的徐德江?),而他们的观点恰恰是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
书屋上的那篇文章如果真如韩先生所说的那样,宣布“汉语是一种腐朽的、落后的、愚昧的语言”,会令全世界语言学家诧异!这篇文章不值得韩先生兴奋,我们应该为这篇文章的无知感到羞辱。如果韩先生愿意的话,请提供该刊的原文,供大家好好“欣赏”。或者提供该文的详细信息(书屋何年何月哪一期,文章题目,作者信息)。我也曾经在《书屋》上表过一篇比较敏感的文章,后来不知怎么这本杂志的主编被撤换了,刊物渐渐地少了不少锐气,我也就不太关注这本杂志。
我再一次重复一个基本观点: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所有的语言对这一语言社团的成员来说,都是自足的。语言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它可以满足这一社团的人所要表达的需要。如果有表达的需要,语言系统完全能够容忍新的表达形式来满足这一需求。关键在于使用这一语言系统的人是否具有这种创造力。
前一篇:对韩少功先生回应的回应(2)
后一篇:回应韩少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