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合唱事业与世界接轨还有多远?

标签:
娱乐 |
分类: 光光之娱乐评论 |
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刚刚在奥地利的第二大城市格拉茨落下帷幕。中国在本届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得了37枚奖牌,成为获得奖牌数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绍兴大学合唱团和中国香港拔萃书院男声合唱团分别获得现代音乐、女子合唱和青年男生合唱组别的桂冠,庄严的中国国歌在第五届奥林匹克世界合唱大赛会场三次奏响。
而就在两年前在中国厦门举办的第四届合唱比赛上,中国军团收获甚小,在自己的国家没有升起一次国旗、奏响一次国歌。而仅仅两年后,中国队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战绩,因此不禁有媒体和评论家说:中国的合唱事业已经与世界接轨了?或者说中国的合唱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亲历了这次合唱比赛的朋友说他并不如此乐观。朋友在和举办方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国事务部总监王琴女士的交流过程中,他深深感到了一些差距。
合唱艺术在西方发展的千年历史相比较,它在中国的发展只经历了大约100年的短暂时光(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演唱虽有着更长的历史,但它的形式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合唱)。中国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给予中国合唱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大众对于合唱艺术一般性的理解和认识,即审美取向和艺术标准。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不断地听到了一些中国合唱团在各种国家合唱比赛中获奖的消息,但是,当我们的合唱与其他国家的合唱作整体比较时,还是能够清楚地感到对于合唱艺术在理解与理念上,与世界合唱艺术相比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强调了合唱的政治属性,却显现了简单、陈旧的创作与表演。一些带领合唱团参加世界合唱比赛的指挥,常常为缺少可以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作品而叹息。
众多中国合唱团都集中地技在了少数几个项目上参赛,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在创作题材、体裁与风格上的狭窄。在声音的运用、音准的把握、演唱的状态、多声部的默契合作与整体的表现等其他方面,也显示出现时的中国合唱与世界合唱的接轨还要做诸多的努力。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合唱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积极的学习和吸纳更多的国外的合唱经验,积极的走出去,引进来。对2010年在绍兴举办的下一届合唱比赛,我充满了期待。这应该是我们国家的合唱队伍和世界各国人民交流和学习的又一次宝贵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珍惜,多多参与。
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