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祖斌:政府不可能有效挽救楼市

(2008-08-28 15:29:18)
标签:

楼市

房价

买房

房产

分类: 房地产评论

今年随着楼市成交大幅下滑,部分地区房价下跌明显,救市论此起彼伏。但显然,政府不大可能有效救楼市。原因有五:

 

一、中国楼市有泡沫,救市是维持甚至进一步放大泡沫。美国全国不动产商协会公布,今年3月美国房价中位数是20.07万美元,美国人口调查局068月的报告显示,05年美国中等家庭年收入在连续5年下降后略有上涨,达到46326美元。则美国房价收入比约4.3倍。即使这样低还爆发了次贷危机。而北京市0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978元,三口之家年收入约6万元。去年7月新华社报道北京五环内房价超过1万元,则100平米的房子,16.6倍于家庭年收入。可见中国楼市泡沫明显。目前房价略有调整,政府不大可能救市维持这个泡沫。

 

二、有效阻止楼市的下跌,只有增加买进物业的力量而减少卖出物业的力量。国家不大可能以法律、政策禁止物业持有人抛出,则只能靠政府出资接盘。

对于中央政府,除曾数次发行特别国债,剥离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外,从未有实质性的,大规模地投入资金“挽救”一个行业。银行业的安全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而且当时国有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是为挽救国有企业而背的政策性包袱。房产业显然并不如银行业这么重要。更何况全中国楼市这么大,中央财政也没有这么多钱托市。更何况当时的银行压缩了网点,裁减了员工,并压缩开支。开发商自己先应该行动起来。

对于地方政府,不少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是为了筹集公共建设资金,通过土地拍卖及房地产交易相关税收来实现。一些地方政府希望维持高房价,继续把卖地收入当第二财政,而不可能反过来出资“救市”。

降低房产交易的税收、买房送户口、买房退个人所得税、增加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等不痛不痒的政策调整,都不能有效增加购买力,对楼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行径根本就是坟地里烧报纸------糊弄鬼。当然,中国愚蠢的人很多,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因此入市。也好,目前中国的楼市中出手买房的,是勇于做经济炮灰,是一种爱国行为。

 

三、市场涨跌是经济规律,政府不大可能逆经济规律而行。拿股市来说,自去年10月以来,股市快速、持续下跌,最大跌幅近58%。其实股市的大跌,根本原因是0607年的大涨,大涨必有大跌,这是经济规律。在这个下跌过程中,除了减低印花税之外,政府并无实质性的救市动作。中国楼市已经是十年牛市,有所下调同样是经济规律,政府不大可能做出资救楼市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四、银行不大可能当救市炮灰。当房价持续上涨时,开发商即使自有资金率低,也不愁卖不掉房子,只要销售顺畅,银行的贷款回收不成问题。大量贷款的炒房客也是同样的问题。房价上涨时,房地产开发、按揭贷款都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但在房价调整或下跌时,面对资金链接紧张的开发商,银行放贷会格外谨慎,更何况贷存比不超过75%是银监会的规定,新增贷款余额受到控制,银行怎么会对房地产业敞开贷款呢?全世界的房价都在跌,美国金融机构盲目放贷的前车之鉴就在眼有,一笔贷款的坏账,要二三十倍其他贷款的利差收入才能弥补,中国的银行怎么可能冒着不良资产大幅增加的风险去救市呢?

 

五、救市与现有政策相悖。增加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保障民生,以及把90平方米的房屋供应提高到70%以上,开发商的土地闲置两年以上将无偿被收回,购买第二套房产贷款利率提高……这都是保证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挤压泡沫的现有政策,这都将导致房价的调整。如果要救市,这些政策都要搁置,这极有可能导致房地产业过把瘾就死。

 

开发商、炒房人,同样不会为维持高房价而掏出真金白银,为他人做嫁衣裳。

 

总之,楼市调整的阵痛谁都不愿意看到,但这是楼市长期健康发展的必需。政府、银行、开发商、炒房人,都希望他人出来救市,但任何一方都不大可能出资出力救市。所以救市不大可能成功。

 

其实稍有头脑就应该知道,为什么把房地产当成是什么支柱产业?因为这个行业可以大量剥削、掠夺普通人的财富,这个钱拿去盖政府大楼,还是修地铁,或是给公务员加工资,另当别论。而救市的目的,就是想维持这个掠夺、剥削的局面,继续刮钱。但想救市,又必须拿出真金白银,而不是一些官员口中发出的空气振动。这不是互相矛盾的吗?

 

上海不是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一定会大量出现断供房

 

现在买房是做经济炮灰

 

房产经济是掠夺经济

 

城市化房价必涨是谎言

 

城市的土地稀缺房价必涨是谎言

 

    《中国房价有望下跌一半》

     《中国房价必然下跌的40个理由》

     《房价必跌,政府无力也不可能托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