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工长胡天林,离开人世已经有40多年了,我想在天国也早就该封神封将了吧!今天我写回忆录,他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时而会浮现出来。
胡天林,高高的个,瘦削的身材,好像总也长不胖的样子,肩头上顶着个小脑袋,长脸厐,五官匀称,70年代时,也超不过50岁。他有一个毛病,遇到挠头的问题总爱用手或拳头去摸那鼻子,嘴里还不断的嘟囔着什么。
他是采区的老机电工长了,给我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就是,刚从井下上来,穿着一身沾满煤黑的工作服,脸上摸的长道短道黑,站在那给机电维修工们安排任务。
他很敬业,不定什么时间就会到工作面转一圈,看到有什么问题了,就安排大班检修人员今天什么时间下井?处理什么问题?地面人员今天要往井下回什么东西。有时又会和大家一起去处理问题。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66工作面吧,安装着刨煤机,那个刨煤机正运行着,工作面的刮板运输机的底链突然出槽了,没办法运转,小班的人处理不了,工作面立马就得停工停产。他听说后马上就带着几个维修人员下去处理了。
底链出槽确实是个难题。光刮板运输机就够难处理得了,何况那刨煤机的拖板在溜槽底拖拉着,溜槽的空帮一侧又按着大插帮(防止煤淤出的物件)有不下300mm高,宽也有200mm多,很笨重的,你从外面根本看不到是哪段链条出槽了,更别说将它送进去了。
可拆开也难啊,刮板机和刨煤机的链条都是蹦的紧紧的,拆开那就得大动干戈了,时间会用的很长的。不拆开吧,你的手都伸不进底槽?更看不见出槽的底链?如何将底链送进去?这的确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那时我是负责扩音电话的,也被叫去帮忙。我那时还不懂的该怎么处理,指派咱干啥就干啥,做个帮手吧。可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这个班的人都下班走了,问题还没有处理好。
胡工长可不管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处理不好是不会走人的。你想,你都处理不了?下班来了人怎么干活?所以就指示区里的人给送饭送水来,他要连续作战啊!
记得那次我们都打了一个通宵,中班连着夜班,上了两个班,才把那底链条给送了进去,怎么处理好的,我现在也记不得了,反正记得,那时升坑后,是又累又困的,洗着澡就想睡着了。
他的思想很前卫,也很钟情新技术。那时不知他从哪里搞来的“煤炭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搞得的12频道载波技术研究的样机,可以用在电话线上,模拟井下设备的运转。他就想照做几台,在井下试验。但他心有余力不足,就把我抽了上来,腾了一间房子,找了几台仪器,让我来做实验。那是我第一次正式调到地面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工房。
当然,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大同小异,并不陌生,也是我的爱好,三下五除二般的就做出来几台样机,后来也实验成功了。成就了他的梦想,也改变了我的人生。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感激他的,没有他的支持,我的人生是不会如此辉煌的!
后来,我调到机电科,不在一个单位了,也就少有了他的消息,后来听他儿子说,他得了什么癌症,不久就去世了,我很是悲伤和惋惜。我不敢相信,就他那硬硬帮帮的身体,整天也没有一个感冒发烧的,怎么就会得癌了呢?真是不可思议!
http://ia.51.la/go1?id=19425269&%3Ca%20hre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