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天天中午在姥姥家吃饭,虽然她给我饭吃,但我却不愿去,主要的原因就是嫌她太唠叨。每天都在对我嘱咐一句话,“在家吃饱了,别再上街边吃那些乱七八糟的”。有时候我受不了,就跟我妈抱怨,说她为什么这样。我妈说,“你姥姥就是这么个人,等我岁数大了也跟她一样唠叨”。
过了几年,我去姥姥家的机会少了,也听不见她的唠叨了,但这种唠叨并没有停止,而是像我妈当初预言的那样又转到了她身上。那时候我经常在外面吃饭,每次回家之后她都不太高兴,总对我说,“别老上外面吃饭,外面脏”。
当时的我善曲解人意,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认为她说的脏是对外面卫生环境而言的,比如菜不洗就直接炒、碗不刷就重新用,虽然有时候因此吃坏过肚子,还有一次不小心得了痢疾,但我觉得这种几率就像是和门柱踢实况一样,基本上每场都赢,但难免还是有输的时候。
后来我去了旅游学院之后才渐渐了解到,菜不洗就直接炒和碗不刷就重新用是普遍现象,基本上每家饭馆都以这种方式来节省成本。但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一些人为的东西。比如包子和肉饼的馅儿是用肉头做的,它们是卖肉时卖不出去的碎肉,这些东西根本没人要,因为里面有大量淋巴细菌,但做包子河肉饼的不管这个,反正剁出来之后都是碎的,谁也看不出来之前的样子。我们学校西门往南就有一个绍兴包子铺,有一次和他们老板聊天时得知,一屉包子虽然买3块钱,其实成本只有6毛,否则他在这里根本站不住脚,无法应付一个月将近两万的房租以及保护费。
还有就是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跟服务员较劲,除非你点的菜都上齐了,并且你保证自己不想再要别的,否则他们就会在上菜之前给盘子里吐点儿什么东西,多数是口水,不过也有更恶心的,在配菜时就直接往里面吐一口痰,并在炒菜时让它充分融入这盘菜的每一个角落。有一段时间,我的同学在西单的一家老牌外资比萨店打工,刚去第一天,老员工就和他们这些新员工聊天,告诉他们如果有客人在前面找你麻烦,你可以用各种神不知鬼不觉的办法修理他们。
老员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客人觉得可乐上的柠檬太少了,不够它挤的,想让服务员给他换一个,不巧的是它刚好碰到了一个老员工,于是此人回到后厨,先给它的可乐里吐了口水,搅拌均匀,而后把重新切好的柠檬放在地上,踩了两脚,然后直接放在可乐里,送给了那位提出“特殊要求”的客人时向客人解释,“我给您又切了一片柠檬放在可乐里,但又怕您不够,所以之前架在杯子边上的柠檬我没拿掉,如果您不够可以再挤”。对方满脸笑容,非常满意,殊不知里面的猫腻儿。
如果你觉得我所说的内容不太可信,那你可以去看Anthony Bourdain写的那本《厨房机密》,那里面比我说的更多。当然,如果你觉得文字不够直观,那还可以看看Richard Linklater导演的《快餐帝国》,里面虽然没讲那么多,但很多是都是相同的,一看就明白。另外,它影射的对象我们十分熟悉,就是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