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公交改革做得不错,准确的说就是我们觉得便宜了,虽然这种做法是为了缓解奥运会之前的交通状况,等2008年之后还有可能再涨上去,但从目前来讲,确实让我们的出行费用节约了不少。
然而公交还是有很多不够严格也不人性化的东西。比如老幼病残专座的问题,我在原来的Space上说过这事,就是公交车上分两种座,一个上面什么都没写,另一个写了“老幼病残孕专座”,但实践告诉我们,写不写都一样,形同虚设。售票员如果看见一个上了岁数的人上车,只会说“哪位年轻人给老年人让个座”,不会说“哪位坐在老幼病残孕专座上的年轻人给老年人让个座”。另外“老幼病残孕”这个说法也不合理,现在被让的只有老、幼、孕,病人因为没有明显的外部特征,所以就没人搭理。前年的时候,我为了逃避期中考试,往自己胳膊上缠了几圈绷带,然后又在脖子上拴了根儿绳子,把胳膊吊起来。这一装就是半个月,每天都坐公共汽车上下学,从没见有售票员替我找座,更没有人主动让座。看来“残”这项也有折扣,必须得是腿残才行,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
还有一个就是末班车的问题,有些9字头的长途车在站牌上没有标明末班车时间,这就让晚上8点之后的我不知该如何是好。按我的逻辑,没有标就是说末班车没点儿,什么时候都有,但我始终觉得大多数人逻辑和我不一样,他们可能不这样想。我也就没敢在晚上11点的北四环上等944或939。
再一个关于末班车的问题与上面的477站牌有关。一般公共汽车标明的末班车时间都是始发站的发车时间,比如387标明的时间是23:00,我知道23:05从无名高地出来,就没法坐它回家了。但这个末班车时间只对始发站的人有效,但对于中间站的人来说,过了末班车首发时间还是有可能等到末班的,但事实上没几个人敢挨这儿等着,万一末班车在他到之前1分钟已经过去了,那他等来的就不是末班车了,而是冬日的寒风凛凛。
图中477这个站牌做的就很好,标明了末班车经过此站的时间,这样我们等车的时候也就踏实多了。
谁认识7日7的人?我要上电视,说说公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