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煮火烧可以说是北京小吃当中最具技术含量的一个。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肺头、小肠、豆腐、火烧和五花肉放在肉汤一煮,实际上这里面的学问特别大,先不说汤料对味道的影响,光拿肺头来说,就特别讲究。我们一般吃得肺头都是深红色的,无论是卤煮火烧还是夫妻肺片,都一样,以致于我们习惯了这种颜色,如果有一天见到肺头是别的色,可能还不适应呢。事实上,真正好的肺头煮出来应该是白色。
这红白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新鲜与否。猪被杀了之后的三个小时,身上的血管还没完全凝固,这时候的肺泡在水里,用长冲水翻洗,可以把当中残留的血冲洗干净,冲完了就是白的。相反,红色的肺都是三个小时之后的产物,有的甚至是好几天,商贩为了保持它的新鲜,不让其变质腐烂发臭,就把它泡在福尔马林或火碱里,这样做确实能保持表面的新鲜,然而肉质本身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南横东街的“小肠陈”要了一碗卤煮,吃的时候吓了我一大跳,肺竟然是黑的,估计生产日期还是20世纪的呢。自此之后,我再也没进过“小肠陈”的门。
前些天去吃了一个卤煮火锅,创意不错,除了卤煮火烧传统的几样东西之外,还多出了肝和肚,但味道一般,尤其是豆腐,用的不是豆泡儿(谁知道这个pao怎么写),而是豆腐干,盐卤味很重。另外楼下的包子不错,就是比较贵,一两三个,猪肉大葱的2.50一两,猪肉三鲜的是3.00。
如果你要去的话,自西向东到蓟门桥走辅路,过桥第一个路口右转弯,拐过来第二家就是,牌子上面写着大大的“卤煮”二字(或者是“卤煮火烧”,也没准儿是“卤煮火锅”)。这条路好像也是北师大西门那条路,从北师大西门直接往北走,看见三环就到了。如果你坐车也可以,运通201和运通101之类的车都到,那站叫北太平庄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