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先后拜读了南京大学徐雁教授和北京大学王波副研究员的佳作《“阅读疗法”、“文学疗愈”与全民阅读推广》与《阅读疗法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文中对我院的阅读疗法实践和宫梅玲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此向两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徐雁教授的评价:
宫梅玲:主持着“新浪网·书疗小屋”的“慈心观音”
有意思的是,山东泰山医学院图书馆的宫梅玲女士,是在读到了沈固朝教授《图书治疗——拓展我国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和王波硕士《图书疗法在中国》两篇文章后,意识到通过指导大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以对症解决有关心理问题,就是“阅读疗法”,遂于2000年开始着手从事“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疗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的。
次年5月17日,宫女士就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阅读疗法:大学生之爱》一文,在院校教育系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后陆续发表的《高校馆阅读治疗馆员应具备的素质》、《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开办书疗小屋,探索网络阅疗》等一系列文章,都为我国的“阅读疗法”提供了丰富的“疗愈案例”。
以宫梅玲研究员为首的泰医馆课题组在阅疗书目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其对14种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归纳和总结,诸如交际困难、就业压力、恋爱苦恼、心烦焦虑、缺乏自信、厌学、性困惑、当众讲话紧张、人生目标不明确、忧郁悲伤、身患疾病、孤独、怕不及格、遭受挫折,尤其是筛选出了10类对应文献:心理咨询类、人生哲理类、小说、休闲读物类、传记文学类、科普读物类、医学知识类、军事体育类、神话传说类、戏剧类,并。2003年,对此书刊类别作了微调:小说并入“休闲读物类”,后又增列了“诗歌类”,从而参与到了“文学疗愈”领域。
通过编制《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心理咨询书目刊目》,她们还调查列出了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最愿意求助的文献目录:
(1)在杂志方面是《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心理世界》、《大众心理学》、《心理与健康》、《演讲与口才》、《读者》、《青年文摘》、《做人与处世》、《人之初》、《故事会》、《家庭》、《知音》、《微型小说选刊》等;
(2)在图书方面是《卡耐基交际大全》、《解除苦恼大全》、《怎样解除焦虑与烦恼》、《走出情绪低谷》、《如何排除你的烦恼》、《自卑挑战》、《奇妙的自我心理暗示》、《你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人生心理指导大全》、《浪漫爱情的心理奥秘》、《名人传记》、《罗兰小语》、《名人名言》、《世界的智慧》丛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的故事》、《少年维特之烦恼》、《傅雷家书》、《老人与海》等。[1]
此后还编列了“阅疗”专题文献推荐,将心理期刊中的优秀文章整理分类成专题简报目录,内容包括交际篇、恋爱篇、就业篇、学习篇、性教育篇等。[2]
最有创意的是,宫女士她们在新浪网上创建了“书疗小屋”(http://blog.sina.com.cn/gmltsyxy58)主页,并在博客中经常更新推荐各种“阅疗书目”,其文献范围,还从书刊、音乐扩展到了电影,推荐了大量的心理指导短文。今年5月21日至24日,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在江苏江阴图书馆举办的以“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2010华夏阅读论坛”上,她以“阅读疗法在高校中的探索”为题,讲解了自己所亲接到的一些生动案例,以及如何“以人为本”、“贴近心灵”地开展阅疗的具体经验,认为把握大学生各个时段易发的焦点心理问题“对症施书”,并对“阅读疗法”理念进行“到位宣传”,建设一支专业的“阅疗师”队伍,是院校开展阅疗咨询的基本条件。
由于阅读疗法适用症、对应可推荐的适读书目,以及读者开卷读书后的身心变化,始终是中外阅读疗法研究的终极关怀所向,因此她们完全有条件依据已形成的“14种心理问题+10种书刊类别(辅之以音乐与电影作品目录)”这一个体系,将之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疗吧式”的网络自助平台,今后如能将“阅疗书方”类目下的推荐书目进一步对症细化,则将受到更为广泛的欢迎。笔者衷心期待宫梅玲女士及其主持下的泰医馆团队,充分利用“书疗小屋”这一网络平台,在阅读疗法的社会实践和学理化探索另方面,齐头并进步,作更多更有创意的尝试。
——《“阅读疗法”、“文学疗愈”与全民阅读推广》一文 节选
二、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与心理键康委员会主任—王波的评价:
三年来,阅读疗法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但是以科研为目的之短期的、试验性的、一次性的实践活动较多,而长期坚持的,或者持续一段时间、影响较大的实践活动较少。在阅读疗法实践方面,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宫梅玲、陈书梅和万宇这三位女士主持的活动。
3.1
宫梅玲的阅读疗法实践
宫梅玲自2000年起,立足管理泰山医学院图书馆阅览室的本职岗位,开展阅读疗法已整整10年,取得了学术研究和治疗效果的双丰收,已成为图书馆界阅读疗法实务的先行者和一面旗帜。宫梅玲的阅读疗法实践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形式多样。2001年在图书馆开设阅读治疗阅览室,成立了阅读治疗研究小组。2006年3月设立阅读治疗研究室。 2006年10月,在新浪网上开办了“书疗小屋”博客,拓展了网络阅读治疗服务新领域。 2007年12月,在校内指导学生创建
“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协会”。
2008年,创建阅读疗法研究基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手申报的“阅读疗法研究基地的创建和运作模式的探究”的课题,获山东省教育厅立项。
二是方法专业。宫梅玲的阅读疗法研究和实践一开始就是在我国著名的精神卫生专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丛中教授的启发下合作进行的,此后也一直得到丛中教授的悉心指点,故而她擅长采用精神医学的方法来研究阅读疗法,在心理量表的采用和统计、医案和验方的积累和分析、将阅读疗法和其他心理疗法(如同伴辅助疗法、音乐疗法)配合使用等方面,都表现出精神医学的功底和特色,大异于别的图书馆学学者关于阅读疗法的研究。她既有一些成果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图书馆学期刊上,也有一些成果发表在《精神医学杂志》、《中国精神卫生》和《中国行为医学》等医学期刊上,说明无论图书馆学界还是精神医学界对她的工作的专业水准都给予了认可。而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和实施阅读疗法,且在多个学科的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学者很少,这就使宫梅玲在中国内地的阅读疗法探索者中的地位显得相当鲜明和突出。宫梅玲显然知道医学和心理学知识是自己从事阅读疗法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个优势,她潜心学习,报名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终于拿到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从而使她的阅读疗法推展活动更加专业和规范。
三是合作共赢。宫梅玲的社会活动能力比较突出,懂得调动职能、目标、任务相关的部门、人士的积极性,构建推广阅读疗法的统一战线,以合力促进阅读疗法的发展。她以关于阅读疗法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和资格,以人缘为辅助,以游说为主要手段,逐一说服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图书馆这些应该将阅读疗法作为工作手段之一的部门支持其开展阅读疗法活动,并注意将自己开展阅读疗法所取得的成绩从不同的角度汇报到各个支持部门,记录到不同的功劳簿上,这样就奇迹般地开创了全院上下支持阅读疗法的良好局面和氛围。
四是适度宣传。宫梅玲不仅科研意识强,注意认真记录实践过程,适时总结实践经验,撰写学术论文,而且在当媒体注意到阅读疗法的时候,热情配合,重视通过媒体宣传阅读疗法的理念和作用。几年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曾报道过泰山医学院图书馆采用阅读疗法、音乐疗法、朋辈辅助疗法、心理咨询这“四法并举”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这些宣传报道,从学术的角度看价值不大,但对支持阅读疗法的行政部门来说,媒体的报道相当于是对投入的认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为它们继续支持阅读疗法提供了理由和动力。
五是效益明显。阅读疗法在泰山医学院“横看成岭侧成峰”,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首先是学生得实惠。宫梅玲针对大学生心理的实际情况,先后重点专攻网瘾、抑郁症、恋爱和性苦闷问题,一些在这些方面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的同学得到了有效治疗,另外2008年参与她发起的“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会”的学生约有200多人,这些同学绝大多数在读后感和影评中表示参与研究会的活动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一定提升,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欣赏水平。在宫梅玲指导下,“大学生阅读疗法协会”骨干成员编辑的《网瘾猛于毒》和《读去心病丛书》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认可,还被配发给新生,人手一册,在指导新生预防网瘾和常见心理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其次是学校见“亮点”。换一个角度看,阅读疗法是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创新形式。在学生逆反心理的盲目排斥下,某些通过传统的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所不易取得理想效果的育人任务,反而通过阅读疗法这种时尚、新奇的方式顺利推行下去了,而且效果很好。学校逐渐发现,阅读疗法是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精致化的一个“亮点”,而乐意给予充分支持,并在教育部的教学评估等重大活动中,把阅读疗法作为泰山医学院在德育教育、学生工作、图书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一个重要创新和“品牌”大力宣传。可以说,泰山医学院为阅读疗法的推广给予了比较有力的支持,反过来也得到了回报,阅读疗法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影响,走向了良性循环。
六是零的突破。因为泰山医学院实施的阅读疗法具有试验性和先锋性,2003年9月,当宫梅玲应邀参加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年会,宣读“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疗法研究”报告,介绍阅读疗法的实践经验后,引起了代表们的兴趣和重视。清华大学的心理学专家樊富珉教授称赞:“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实现了我国‘阅读疗法实践领域零的突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宫梅玲本人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如2010年佳音频传,她获得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的博客“书疗小屋”荣获2010年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博客。
作为内地第一个勇敢吃下阅读疗法实践这只“螃蟹”并成功消化的令人敬佩和尊敬的图书馆员、阅读疗法师,宫梅玲为阅读疗法奔走游说的心得,开办阅读疗法阅览室和阅读疗法研究室的设想、步骤及其布局,创办“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会”的过程和运作方式,和职能相关部门、领导打交道的技巧,面向学生的阅读疗法讲座都讲些什么,目前积累了多少典型医案和验方……这些都是全国各地对阅读疗法实务感兴趣的同行急切地想向她取经的问题。宫梅玲的阅读疗法活动所具有的典范性和示范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当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组建阅读与心理健康分委员会时,毫无悬念地将宫梅玲所在的泰山医学院作为挂靠单位。
——
《图书馆杂志》2010年10《阅读疗法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一文的节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