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个案介绍 |
[场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学校办公室。
[出场主角]心理教师高某某、学生小梅(化名)。
[远景]高老师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查收邮件。
[中景]一封主题为"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女孩正在等待"的邮件出现在收件箱里。
[近景](信被打开了)
高老师:
您好!
我的心理病从初一开始到现在越来越严重了,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活陷入痛苦之中却无能为力,一次又一次泪湿枕巾……
[镜头切换](小梅正在写信)我好怕和别人对视,平时与同学交谈时不敢看着对方,总是低着头说话,要不就是看了一会就低下头,否则便会出现令对方很尴尬的场面。由于我总是低着头与别人说话,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因此大家都不喜欢与我交谈。我没有要好的朋友,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上体育课时同学们都是三两个在一起玩游戏,唯独只有我一个人。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要面子,看着同学们嘻嘻哈哈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很丢脸。因此我非常讨厌体育课。
[镜头切换](小梅在家看电视的情景)在家看电视时,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就会觉得很自在,但是如果身边多了一些人(如父母、姐姐等)的话,我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自己盯着荧光屏的眼光会发生镜面反射一样,正好反射到身边也正在看电视的另一双眼里,令他们也不自在。为此我很内疚,我不想由于个人而影响大家看电视的情趣。于是我不得不用手挡住一只眼角,才不发生上面所说的镜面反射。虽然这样可以避免那种不自在出现,但我的手很快就会累的。
在学校是这样,回到家里也是这样,我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痛苦极了,您可以帮帮我吗?
[镜头切换](小梅正在落款)
[高老师画外音]这个叫"小梅"的女孩,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因为我记得我曾经留下了我的邮箱地址。
[镜头切换](高老师在给小梅回信)
小梅同学:
你好!
看过你的来信了,我很理解你的痛苦。从你信中透露的一些信息,老师归纳一下,你可能有些社交上的障碍。心理学上称这种障碍为"社交恐怖"。有社交恐怖的人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周围人身上,对周围人的态度非常敏感,认为别人都很在意自己的言行,总是担心自己会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
[镜头闪回](高老师继续回信)社交恐怖说到底是人们的心理紧张造成的,是可以消除的。
首先,要暗示自己别太敏感,多找机会锻炼自己。有社交恐怖的人一般都比较内向,要摆脱与人交往的紧张感就应该多找机会锻炼自己。如在集体活动时,主动走到人群中与同学交流,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慢慢地,你的恐惧和羞怯会逐渐消除,性格也会变得乐观开朗了。
再有,找到事情的原由。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原来是怎样的,是不是从记事起就一直这样害怕别人的目光?若以前不是,那么这种状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当时是怎么回事?找到原由就解决了一半问题。另外,你在信中说的令对方尴尬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
最后,你可以先尝试消除和家人之间的不自然。父母和姐姐都是自己的亲人,没有什么难为情的。那么怎么做呢?你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跟父母、姐姐开个玩笑、讲个笑话,或者在看电视的时候与他们交流电视中的情节,若是觉得接不上话,就点点头或报以微笑。当你的这种自然习惯形成后,就可以与他们很自如地交流了。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方,起初你可能不敢注视对方的眼睛,那么就先注意其他部位,如对方的嘴巴、额头等。相信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交往恐惧少了许多。到那个时候,你也能轻松地和同学交往了。
平时自己也悄悄地观察一下别人是怎么交往的。有空的时候,看看那些关于人际交往的书,虽然不能照搬硬套,但借鉴一下还是挺有用处的。
万事开头难,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可能这一步迈得不是很好,但是只要你迈出去了,伴随来的小小的成功体验会增强你的自信心。如果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不断地肯定自己,你就不会再害怕和别人交往啦。希望你能开心!
[镜头切换](时间已过了一个星期,小梅正在兴致勃勃地给高老师)
尊敬的高老师:
您好!
我非常高兴能收到您的来信。经过一周的观察和回忆我确实发现了许多原因。上个星期我回家了,我按您教我的方法去做,就是在看电视时我跟我妈妈交流电视中的情节,感觉真的很好。
[镜头特写](小梅脸色晴转阴)可是当聊完了电视中的情节,那种不自然的感觉又来了,下一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就回到了房间里……
[镜头切换](小梅上小学时)我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自从上了五年级,我渐渐地变得害羞、文静了,特别是六年级的时候,我跟老师讲话总是低着头,连走路也是,那时候我就开始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了,不过那时我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有不敢和别人的眼睛对视的毛病。
[镜头摇]直到初二的第一个学期,我才发现自己的这种状况似乎越来越严重了。我总是在想,和别人谈话时应该以什么样的表情出现呢?为什么别人谈话时都能很自然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呢?老师你告诉我好吗?
[高老师画外音]看完小梅的来信,知道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觉得很高兴。
[镜头切换](高老师在回信)
小梅同学:你好!
来信收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信中看出你和妈妈交流得不错,只要再坚持下去就会克服原来的小毛病的。这里老师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当觉得有些不自然的时候,赶紧离开那个尴尬环境,分散一下紧张感觉,调整自己的情绪,为下次交流做准备。
[镜头特写](高老师奋笔急书)一个人从10~12岁,也就是小学高年级开始渐渐步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都会有变化,尤其是女孩子,开始变得害羞和敏感了。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非常注重别人的评价与看法,总是担心别人小看自己,笑话自己。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
你说不敢看对方的眼睛,但不看又觉得不礼貌,很矛盾。怎么办呢?你可以这样做:当和别人交谈时,眼光不要一下子直视对方的眼睛,可以在对方的整个脸上划过,或看对方的耳朵、嘴巴、鼻子……总之,让对方感觉你在看他,只要你的视线在他的脸上或者面对他就OK了.
[镜头交替]像你前面和母亲交流的那样,你做的不是挺好的吗?其实很多人和你一样,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不要担心,跟对方交流的时候,不去想对方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一想这个问题你就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眼光自然僵直,好像直逼对方了,对方在你这样的目光注视下也会不自然的。这也许就是你前面说的那种尴尬的情况。
从你所谈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你有些不自信,不自信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交往中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在别人面前紧张、慌乱,不敢抬头看对方。说话的时候因为紧张总是低头,声音小小的,对方听不清楚或者以为你不愿意继续交流,这个时候,你心里觉得自己完了,联想到以后,更加担心紧张,越来越强化这个行为,使你陷入一个"怪圈"。所以老师建议你不妨多找找自己的优点,用赞赏的眼光去看自己,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很优秀。有了这份自信心,我相信你和别人交往也会变得自然了。祝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