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心理 |
任何品牌都必须发现和科学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而后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将这个核心价值向目标消费者、向公众传播,在其心目中建立清晰、可感的核心价值形象,并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强、巩固这一核心价值。
“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企业有“先找市场,后开工厂”一说,那么教师个人发展是不是这样?教师在改革浪潮中,以什么资本来竞聘,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我想,教师也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教师要有品牌意识。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浪潮一浪接一浪,吃大锅饭的教育体制在打破,随之而来教师的竞争也越来越强。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打出自己特有的品牌,确立自己在学校应有的地位,让学校家长、学生认可。有品牌就有实力,有品牌人家就欢迎。教师品牌重在打造。在市场运行中,大家对品牌产品往往信得过,愿意买。而教师品牌一旦建立,同样会赢得学校的重视、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信赖。那么,如何打造教师品牌?
品牌定位。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在学校,学校制定办学的特色,这是学校的品牌定位。有了学校的品牌定位,教师也要有相应地根据学校的要求及自身的特长优势确定自己今后几年内发展的方向。我想,教师有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后,通过努力,品牌会逐渐确立起来。品牌教师是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象征。
首先、要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充分了解学生不同教育、社会和文化背景,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完整的学习的机会,能为每个学生寻找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不断向每个学生提出更高期望。考虑学生能力、兴趣、思维等多方面的不同特点,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努力防止学生掉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知道如何改变教学,以适应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经验;知道如何树立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有助于智力发展,数学在未来生活中将起重要作用。善于通过观察、谈话访等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变化,及时适当调整课程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己多尝试着去观察对比、分析思考。
其次、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要使自己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授课所需。及时了解本学科知识的新进展。能在教育教学中抓住知识的关键。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注意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能灵活的把实际问题抽象建模,能帮助学生发现题目中隐含的概念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重要关系,并把各种观念和方法应用到问题解决中。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满好奇和热情,并从中得到乐趣,巩固学习的信心。重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选用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善于了解学情,预见学生会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知道何时提供何种帮助。懂得如何与学生群体一起学习以及如何为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任务。知道如何组建有利于学生自学和相互学习的集体,有效组织兴趣小组的探索活动。能提供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技能实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惑与失误。有较强的反馈矫正能力。能根据教材和课标,结合学生实际,及时检测学生学习,反馈矫正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第三、掌握熟练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创造艺术的和有效的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面对教学挑战。教学艺术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它表明教师在关心学生、教学热情、内容把握、应用能力、丰富知识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均已十分成熟。把对学生的了解、学科知识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将其渗透在有凝聚力的、优秀的、令人激动的课堂教学中。能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灵活地把握课堂,认真地设计使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提高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递进性环节。欣赏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质疑,张扬个性不断监控和调整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听取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背景,力争使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达到更高水平。语言精练准确又不失幽默,启发诱导,善于和学生一起分享并交流探索知识的无穷乐趣。能通过多个切入点和多种途径,使学生所有技能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要有执着的教科研精神。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直接面对问题,更有利于开展教育科研。脱离教学研究,对自身发展和教学发展都极其不利。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教学,教育科研更不仅是专家们的“专利”。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不能总是把别人的或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重视问题解决与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能在变迁与复杂的教育教学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和方案。努力学习基础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克服自身不足和各方面压力,执着追求教育教学新境界。
第五、要有谦虚的合作态度。除了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要以谦虚的态度,积极与其他同事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还要与校外的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保持适当沟通合作。尊重家长,把家长看作是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能经常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情况,及时获得来自家长的有关学生能力、兴趣、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与同事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情,合作设计教学程序。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使各学科、各年级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最后,要经常反思、学习,发展完善。经常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紧跟学科发展的最新形势,不断学习新的学科知识,改进教学实践,使自身素质逐步提高并向高层次发展。知道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不断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资料和现象进行优劣比较、价值判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与小结。善于与同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设计和使用各种方法,定期收集有关本学科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应、分析考试结果、观摩同行教学等手段,在不断的自我检查中修正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