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个案介绍 |
“
高老师,你记得我吗?上次我和一个同学一起来的。”……“我现在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你能帮助我吗?”此话来得很快,而他那渴望的眼神又使我感到突然。为了表示对他心情的理解,我很快回答说:“我想我是能够帮助你的。”他的眼睛微微一亮。
“我中考因为发挥失常,没有考到重点中学。这个打击对我来说很大,……算了,真不想回忆过去了。”我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答话,接着他又说:“我自小生活得很开心,父母都很疼爱我。后来父母工作较忙,见面时间也不多,关心我就自然少了些,尤其是……”又是半句话,我仍然没有答话,还是静静地听着。
我从断断续续地大约30分钟的谈话中,知道他是个刚进高一的学生。初中时性格十分活泼,待人也热情。可是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始下降,还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尤其是说话,说了半句,欲吐又止。他心中好像有块大石头压着,这究竟是什么呢?
辅导过程
第一部分
过了好一会儿,他说,“如果我失败了,老师你还相信我吗?”似乎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要继续肯定他,鼓励理解他,目的是让他增强信念。“相信,为什么不相信?我不但相信你能当好干部,而且还相信你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真的?”
“真的!”
只见他的眼圈有些发红。好一会儿,他深深吐了一口气说:“我会再来找你的,会的。”这时我觉得应抓紧时机将他的情感转移到班集体的大环境中去,于是我接着说:“当然可以,不过也不一定是在这儿,在班级活动中,我们不是一样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成功的。”“好!一言为定,这个干部我当了,你看我的行动吧!”
第二部分
第一步做的是动员全班同学对他的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怀和支持。让他感受到集体的友爱。
第二步是对他表示极大的欣赏。由于他的工作出色,立即得到同学们的理解和赞扬,而他的各种能力也渐渐发挥了出来。
渐渐地。他开始变了。
但是如果以后自己有些事情办砸了,还会这样欣赏他吗?带着这个问题,他第三次来到咨询室,但这一次来他比前两次轻松多了。他一开口就说:“老师,给你我对了,同学们真的对我很好,对我工作也支持。但是如果……如果我出了岔子,还会这样看待我吗?”这是他第一次将“失败”改口为“出岔子”。我认为已开始涉及到问题的实质,于是我回答说:“我想不会的。还是那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如果将你和他们的位置调换一下,你会怎样看待出岔子的同学呢?”“我不会的,不会把他看扁的。”“好,那么你也可以自己去寻找这个答案。不用怕,去试试吧!”他似有所悟地走了。
第三部分
辅导后记
了解学生,根据来访学生的各种信息,拟定初步的咨询方案是咨询成功的前提。这次咨询我以环境的渲染、自身情感的体验为主旋律。来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但又渴望同学的理解,这一矛盾导致他的情绪上下波动。我采用“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和“现实疗法”。除了使用聆听、关注、沉默、同感、自我披露等技巧外,更注重情境的作用。我创设一种让来访学生既感到轻松而又奋发向上的情境中,让他自己从中悟出道理。例如他产生困惑的焦点是做不好事情,怕失去大家的信任。我引导他,同学们选他做班干部,这本身就是对他的最大信任,是一种无言的信任。最后,他自己得出“只有自己看重自己,信任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才会信任你”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