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生活timeout中文版北京伦敦 |
分类: 传媒与传播 |
今天确认了好消息,公司与公司的收购大合同终于签了。意味着新的工作将要正式展开了。
紧接着要考虑的就是搭班子,定盘子,选调子,出方子……再接下来,轰轰烈烈就要干起来了。
本想多听听程老板对项目的分析。但却得到了比项目分析本身更有价值的东西。虽然数字上只比我原先预估的多一点点,压力更大一些,但他的思路和想法显然更牛B。对,做这样一份刊物,显然不能用老套的思路解决问题,但绝对又要坚守传统的行业本质。老板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忘记,忘记过去,但不能忘记我们要做什么。
这让我豁然开朗。那些困扰我多日的细节末梢问题一下子变得非常可笑。
老板还提了很多条:比如长远眼光,比如高度的责任感,比如要高瞻远瞩,要有预见性,计划性,比如要敏锐地看到未来,比如要把握好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大小,比如要合理安排时间精力和才智,比如要学会分类归纳,比如提升预警能力,洞悉先机的能力……
嗯,要重新梳理思路,要重新考虑资源的分配,要重新思考眼前的问题,轻重缓急……TimeOut开始了,我需要开始Working了,并且一直要非常努力地Working下去。重新整理思路,推倒再来。
下班后回了一趟原来的办公室取邮件,然后和朋友推荐的新人见面。我只提了一条:你先看看我们的杂志,如果喜欢,再说,如果你都不喜欢,那就算了。如果喜欢,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如果不喜欢,怎样才能让你喜欢?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我们要办一份城市人都喜欢的读物。不管是新来乍到,还是这个城市的原住民。不管是一直关注媒体的人,还是偶尔才接触到这本杂志的人。我要的是口口相传的口碑,传播一个品牌的最原始效果:喜欢,有趣。
有人给我发来短信,询问有何职位。想想朋友们真是支持,纷纷推荐高手加盟,眼前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在2008年即将到来的这几天里,我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有朋友提醒要抓紧,否则过了这几天就错过了投放的预算期。是啊,这让我想起南都周刊创刊,是三月一日才正式创刊,但准备的时间远比我现在要充裕,因为经营这一块从十一月初就开始准备了。
不过老天对我不薄,安排的第一年是2008,一个中国广告业的特大年。相信,TimeOut
Beijing & TimeOut
Shanghai将会书写媒体奇迹。“TimeOut”,这个源自英国伦敦的品牌,一定会在2008年风行北京。希望到下一届奥运会的时候,关于TimeOut中文版和北京的故事,会伴随奥运会的五环旗成为伦敦的骄傲。
——2007年12月17日日记 于北京
后一篇:打造一个魔鬼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