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岁末,回想1984,30年前的我对未来充满愉悦的幻想,和同学坐在校园角落的石阶上,望着飘扬的柳絮毛毛,昂着头唱“漫天梨花开……”一首首流行歌曲令青春的血液躁动;30年前,每到周末,浸润在收音机前《古典音乐一小时》的通俗经典音乐中,青春的心灵在异国世界遨游;30年前,每天中午,怀着吉他梦,坚持跟随《陈志古典吉他讲座》的学习,直到一首首古典吉他小品从指尖流淌而出。那时候,曾拟定了一个十八岁要完成的计划,那以后,还拟过很多计划,每周、每月、每年、五年、十年,然而,计划终未实现,残留的是路过的记忆,该有的、不该有的、增补的、遗漏的、美好的、遗憾的、厌恶的……三十年过往不过是痕迹而已。
3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同学们已完全社会化,成熟得不再记得初心。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多了平静、接纳,少了欢欣、哭泣,不变的是一种自青春期即生成的本真,我想,这份真实也许会永远存在。
30年前曾经许愿每天记日记,至今仍见到好看的本子就要买下,写心得、写随笔,30年后,发觉书架上,是一本本蒙着尘埃的未完成的日记,坚持,是多么难。
2015年,希望坚持写博客,感觉微博、微信似乎都是灵光一现,哪怕是“心灵鸡汤”也同样如浮云拂过,起不到梳理内心的作用。
即将逝去的一年,发生很多事,有家人故去、同事故去,收入、工作、人际、容颜、健康的变化不断,充分体验了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恐惧。这个世界上,于我而言,什么才是不变的呢?
不变的是那份本真,那份自青春期即生成的本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