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山外山(三)

(2011-05-19 21:05:49)
标签:

南洋

楷体

gb2312

《送别》

长亭外

情感

分类: 心灵小记

抵达琴岛,年近九旬的舅舅早已守候在楼前,满头银丝虽被海风吹乱了,但烟灰色茄克衫搭上米色西裤,使老人看上去健硕而儒雅。舅舅依旧不时用男低音哼唱那首李叔同填词的《送别》,西洋的曲调,中式的经典诗词,中西合璧,精准地描绘了接受南洋西化教育,热血报国的十七岁华侨少年的心绪。

在他家朴素的客厅里,就着清茶、素点,他努力追忆着七十年前的“大湖战役”,在他依然熠熠生辉的明眸中,我体味到了一种虽横亘两代人,却息息相通的震撼。

滴滴嗒嗒的雨水、清清淙淙的江涛,摇摆的渡桥,凌乱的石板路片片断断、孤零零地浮现在他一个人的大千世界中……七十年前的“往事素描”,被他用闽南语逐字逐句地勾勒在我眼前:

 

一、  静静的满月

七十年前,福州沦陷,南平闽江岸边“誓师大会”后,腰间挂着乡亲们赠送的公饼,我们日夜兼程,中途冒雨,沿着木板拼接成的铁索危桥穿过湍急翻腾的河流,到达了邵武古镇。那时的邵武,零乱的石板路,两旁是斑斑驳驳的木板房,几个村民在道两旁的长条板上摆了些草鞋,这就是战争中的集市了。远处,三三两两的学生走过,我心头一暖——相似的年岁啊,头脑闪过的儿女情结瞬间被头顶隆隆的噪声斩断,那是日军飞机在山谷中盘旋而过,灰蒙蒙地,如渡鸦一般。

暮色渐浓,我们准备在空旷的山顶上过夜。忽然,山峦那边有一束光徐徐闪过,如探照灯一般,我们的心抽紧了,渐渐地,那束光愈来愈明媚,扩展为一盏“圆盘”,投射过来,那是一轮静静的满月,我望着它,来不及辨析肉桂色“圆盘”上嫦娥月兔的宫殿,便仰卧在山岗,沉沉地入眠了。

梦里,我回到了入伍前的时光,身为同盟会会员并曾与陈嘉庚共事的父亲不仅倾囊支持抗战,还将儿子们一一送往前线,他亲自把我带到李良荣军政部第十三补训处参军。新兵入伍,是要理发的,剃头师傅看我一身洋装,问道:

“剃什么发型啊?”

“刮掉,全部刮光。”我斩钉截铁地答道。

几分钟后,当我望见镜中,怪异奇特的秃头时,这是自己吗?一行热泪滚落,心中一个声音:“真的要和过去的时光告别了,永别了,南洋的舒适生活,永别了,亲爱的家人。”南洋往昔岁月再次浮现出来,淡褐色光影笼罩下的骑楼洋房,新加坡的学堂,背景音乐升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