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梦想有一扇书墙。这个梦想植根于童年,家里有一扇书墙。小时候,几乎每个周末,父亲都会倒腾那些书籍,摊了一地的各式精装书,因为几乎是俄文原版,我兴趣索然,只是充当搬运工,母亲则坐在矮凳上,按着父亲的旨意挑选着书,二人默契地,一个席地挑书,一个往书柜里码书,一边还谈笑着上大学在俄语系时的快乐时光。
真正梦想有扇书墙,源于初中时看到三毛作品的封面,她身着红衣,乌黑的长发垂于胸前,身后是一扇棕色的书墙……后来,读《吕贝卡》,我也曾幻想过藏书室里那个满是珍贵书籍的书墙。常痴想,将来,我要一扇书墙。
记忆中,第一个书柜其实是一个木头箱子,扔掉破损的箱门,在里面的木格子,塞进心爱的小儿书……真正拥有自己的书柜,是成家以后,由一个实木带玻璃门的书柜换成巨型的书橱,逐渐,卫生间、阳台、床边都堆满了书,于是,我又念叨起那个书墙的梦想。
终于,在这个举世同庆的奥运之夜,我也实现了这个梦想——在先生的帮助下,我拥有了一扇书墙——两个高高的、通透的敞开式巨型书架。终于,我心爱的书籍有了自己固定的归属: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古典、外国现代、小说、散文、音乐、美术……它们整齐地排列在木架上,安然有序,我的心也明朗、透彻了。
我一个人静静地整理着书籍,忽然,又想起了父亲、母亲一同收拾书柜的情景。到现在,他们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两个人的和谐、默契其实是一种感动。
两个人在一起的和谐的画面,可以是珠联璧合的二人音乐世界,象手风琴女皇J和她的老公的二重奏,时而悠扬,时而缠绵。也可以是,黄昏,一对老人,一同打理书橱,一同回忆年轻时的求学时光……
我满意地整理完书墙,雨后凉爽的风吹来,混杂着书香、木香,十分惬意。倏尔,发现先生在看着我窃笑。我曾抱怨为什么我们如此不同,为什么我喜欢文学,他却只看专业书、军事书,于是,家里到处是我的书,先生的书都被挤兑到犄角旮旯,书墙上,自然是没有他的书的位置。我不禁感念,还有一种爱,是宽容、仁厚,就像先生,他不会和你一起演奏“爱的重奏
”,而是,默默地让你快活地唱“独角戏”,而他,只悄然当个观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