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的来历——燕山龙影
(2019-03-26 07:34:40)
标签:
文化故事玉泉山宝塔山锅山 |
分类: 影视故事:燕山龙影 |
112
锅山山脚,工匠们把各种工具伸到了大铁锅下面,粗撬棍,大木梁,绞车滑轮全都派上了用场。
四个工头手持一面小红旗,在领唱施工号子。
工头高喊:“伙计们呀……”
众人应答:“全都在呀!”
工头再喊:“使点劲呀!”
众人齐应:“吃奶劲呀!”
工头快要喊破喉咙了:“抬起来呀……”
众人全都扯开了嗓子:“抬上天呀!”
大铁锅在慢慢晃动,施工号子变成了唱歌:“一个老鼠一个头……”
“嗨呀呼嗨呀嗨!”
“两只小眼滴溜溜……”
“嗨呀呼嗨呀嗨!”
“四根小腿乱蹦跶……”
“嗨呀,嗨呀,嗨呀呼嗨呀嗨……”
“一头顶翻油葫芦!”
“嗨呀……嗨呀……嗨呀……一头顶翻油葫芦!”
铁锅的一边逐渐离地……
工棚前,道衍看着远处慢慢晃动的馒头山,不禁感慨:“真是人能胜天!佛助有缘人,贫僧帮你们一把!”
道衍念念有词,对空抛出了手中佛珠。佛珠旋转,直飞馒头山上空,光芒罩下,铁锅被慢慢竖起。
道衍大喝一声:“佛法无边!滚下山去!”
大铁锅如同听话,突然翻转,随即竖起,车轮一般向山下滚去。
玉泉山泉眼中,正大水汹涌,直冲山下,远处一口大铁锅隆隆滚来。
一串佛珠凌空对大铁锅砸下,铁锅被砸翻,恰好倒扣在水柱上。山水立即停止,只剩下一股涓涓细流从锅沿上的缺口流出。
朱龙婆的声音从泉眼中传出:“什么东西?压得老婆子这么难受?”
大铁锅在晃动,大水从锅沿下大量流出。道衍带领众工匠走来:“快,每人搬一块石头上铁锅,众人心齐力气大,压住锅下的水头!”
工匠们陆续爬上铁锅,一堆石块在铁锅顶慢慢堆砌。道衍默念咒语,铁锅上方的念珠开始旋转,佛光普照下,一座宝塔耸立在了铁锅正中,铁锅下陷,慢慢稳定。
这座七层的玲珑宝塔,后来被命名为玉泉塔,传说是鲁班祖师亲自建造,就是为了压制这口大铁锅。
玉泉山大铁锅的缺口化成了泉眼,清泉涌出,洁白透亮。
一个百姓双手伸进水池,捧了一捧泉水品尝:“好甜的泉水!”
“自从白胡子老头造了大铁锅把大水制住,泉水就变得这么甜丝丝了!”
一个风水先生走了过来,驻足感慨:“好地处!可惜这口铁锅锅沿少了一块,不然就成了隆起之地!”
有百姓询问:“啥叫隆起之地?隆起之地能比这眼泉水好?”
风水先生摇头晃脑:“隆起,隆起,拟音龙起,将来会出皇上的!”
有百姓不干了:“出皇上有啥好处?还不如一捧泉水解渴!”
风水先生只得走开:“吾乃公知,小民无知!秋虫不可与之言冰哉!”
德光走了过来:“啥狗屁公知?就是些江湖骗子!”
有百姓询问:“小哥,听说你曾跟在那个白胡子老头身边,他是哪方神仙?”
德光压低声音:“说不得,祖师爷鲁班显圣,哪能随便说?”
玉泉山下,大片稻田,泉水涓涓流入。一过路人向稻田老农打听:“听说附近有块宝地,能产出香味浓郁的京西稻米,离这里还有多远?”
老农的回答格外自豪:“看见这泉水了吗,清凉甘甜,像是流动的白玉,洁白透亮,凡是这玉泉水流过的稻田,都是京西稻米,你脚下站的地界就专产京西稻米!”
过路人捧了一口品尝:“名不虚传!泉水清碧,澄洁似玉,不愧玉泉称号!”
过路人眺望远处:“看来有宝塔耸立的那座山就是玉泉山了。”
老农耐心介绍:“宝塔山就是玉泉山,听景之后赶来看景的吧?去铸造大铁锅的那座馒头山去看看吧,现在叫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