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点燃春天里的一把火?——燕山龙影
(2019-03-21 09:51:30)
标签:
文化故事道衍马县令一把火 |
分类: 影视故事:燕山龙影 |
110
工棚内,马县令带领师爷在与道衍议事。工棚外,马夫人带小丫鬟兴致勃勃观赏工地景色。
马县令拱手:“燕王爷慧眼识才,老先生劳苦功高,本县决定,明天举办点火仪式,本县亲自动手,现场钻木取火!”
师爷补充:“太爷明天将送来肥猪百头,慰劳大家!”
道衍合掌致谢:“老朽替工匠们谢谢太爷的肥猪,不过,点火仪式就免了吧,西山下百姓们正在抗洪救灾,贵县做这些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就不怕王爷怪罪?”
马县令犹豫了:“这……实在工程虚面子,缺一不可,鼓舞民心也是必要的么。”
德光兴奋了:“就是,越热闹越好!让燕王也来看看县官钻木头,那才好玩儿!
马县令点头深以为然:“说得对!”
小丫鬟从工棚外走进来:“老爷,夫人请您出来一下。”
马县令赶紧站起:“失陪,失陪,本县去去就来。”
工棚外,马夫人小声训斥:“笨蛋!王爷来了,还能轮到你点火?”
马县令谦恭点头:“不错,下官还就是笨蛋一枚,夫人提醒的是。”
马县令走进工棚:“老先生提醒的是,一切为了老百姓!仪式就免了,这把大火本县不能偷懒,一定要亲自点燃!”
师爷大声宣布:“本县县志将记下这辉煌一刻!马县令将永垂青史!”
道衍合掌询问:“四座高炉必须同时点火,马县令难道准备一分为四?”
马县令愣了:“这……本县哪里会分身之术?这倒难为本县了。”
马县令为难之际,师爷提出建议:“太爷,在下有个法子,太爷亲自钻木取火,让四名工头手持火把,来太爷这里取火种,然后再同时点燃四座化铁炉,岂不两全其美!”
马县令高兴了:“好主意!就这么办,老先生,这样总行了吧?”
道衍只得点头答应:“唉……马县令既然不辞辛苦,老朽不再劝阻了,只是高炉点火有规矩,希望太爷也能遵守。”
马县令兴致愈高:“师爷,记下来,本县保证照办。”
道衍正色相告:“祭奠炉神非同小可,太爷回到县衙后必须沐浴焚香,然后布衣麻鞋,徒步上山,不然一旦炉神责怪,导致铸锅功败垂成,太爷是要担责的。”
马县令愣住了,回头询问师爷:“你还啥有好法子?本县不坐轿子怎么上山?”
马夫人从外面走进来:“这好办,太爷回衙沐浴焚香,徒步前来钻木取火就不必了,其他一切请老先生代劳。”
马县令乐了:“好!如此皆大欢喜!”
德光嘟囔:“不好玩儿,县太爷钻木头看不成了,不好玩儿!”
西山山路,马夫人坐在二人小轿上,马县令与师爷跑得气喘吁吁。
马县令对小轿高喊:“夫人怎么说变就变?本县亲自点火就这样取消了?”
马夫人从小轿中探出头来:“点火是小事,担责是大事,谁知道大铁锅能不能铸成?一旦有闪失,那是要砍头的,算了吧。”
师爷赞叹:“还是夫人考虑的周全,这叫两害相权选其轻。”
马县令询问:“将来县志上怎么写?让他一个无名老头子出风头?”
师爷解释:“太爷真是实在人,老头子走了,咱们县的事儿怎么写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马县令坐在了路边石块上:“本县受不了了,快去叫顶轿子来。”
师爷坦言:“早就该叫上一顶,送我们来的那辆马车就不该打发回去。”
马夫人在小轿中训斥:“这叫顺道锻炼懂吗?再不减肥,别上奴家的绣楼!”
马县令懵了:“不敢,不敢,本县锻炼,锻炼,这就锻炼。”
小轿远去,马县令与师爷对望一眼,苦笑叹气,相互搀扶,慢慢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