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鲁班造锅玉泉山——燕山龙影
(2019-03-20 07:49:20)
标签:
文化故事锅山高炉道衍 |
分类: 影视故事:燕山龙影 |
第二十八章:根治水患,假鲁班造锅玉泉山(109-112)
马夫人从小轿中探出头来:“点火是小事,担责是大事,谁知道大铁锅能不能铸成?一旦有闪失,那是要砍头的,算了吧。”
师爷赞叹:“还是夫人考虑的周全,这叫两害相权选其轻。”
109
西山县衙大堂,马县令在细心写一个木牌,师爷等在桌案一边。
师爷询问:“老爷,有必要这么小心吗,王爷还能为了这点废铁查到县衙后院来?”
马县令摇了摇头:“这是夫人吩咐的,小心无大错!夫人说了,越是偷的东西越要显得光明正大,不然就是被剥皮揎草的下场。”
马县令把木牌亮给师爷看,木牌上写:积攒废铁,专为王爷。支援边防,人人有责。
师爷由衷赞叹:“夫人才是天仙下凡!这口号喊得好!王爷的人就算一旦到了后院,也会密报给王府,太爷忠君爱国非同凡响!”
马县令把木牌扔下:“去,插在后院生铁堆前,这叫保险牌位。”
师爷准备离去:“太爷,听说馒头山那边铸锅停工了,咱们去过问一下?”
马夫人从屏风后走出来:“你吃饱撑的?王爷欣赏的那个老头不上报,咱们就装糊涂,啥也不知道。”
锅山工棚,德光在摆放馒头与酒壶,道衍看着不住点头。
道衍长叹:“人老成精!这一步他早就算计到了,连你去他那里也早就知道!”
德光询问:“这就能运送铁水?”
道衍并不直接回答:“把酒壶装满水。”
德光拿起一把土陶水壶,把四只酒壶全部倒满水。
道衍吩咐:“你扶住两把,跟我一起倒水,白馒头就是馒头山,咱们手里就是四座高炉。”
道衍与德光四只手扶住四把酒壶,慢慢倾斜,四股清水一起浇在了馒头正顶。
德光恍然大悟,可还是提出质疑:“明白了,就是有一点不明白,谁能像咱俩这样去弄歪化铁炉?”
道衍看来已经胸有成竹:“不用弄歪高炉倾倒铁水,水往低处流,先造些陶土管道,把高炉加高就成,铁水会自动流到馒头山顶。”
德光提醒:“这点子可是师父自己想出来的,没有牛鼻子啥事儿。”
道衍决断了:“去通知四个工头,让他们立即改造高炉,架设管道,准备就绪后立即给高炉装填焦炭废铁。”
德光神情向往:“啥时候能点火化铁?那景象一准好看!”
道衍神情庄严:“不是好看,是壮观!”
锅山工地上,四座高炉在同时加高。工匠们在高炉与馒头山之间在架设土陶管道。道路上挤满了大批运送焦炭与废铁的车辆。
四位工头走了过来,对观看施工的道衍拱手施礼:“您老人家真是神仙,能想出这样的法子,不是神仙也是半仙!”
“就算是太上老君下凡,也不过如此!”
“开眼了,干完这个活路,够俺吹呼下半辈子了!”
“老师傅,啥时候能点火温炉?”
道衍也满意施工进度:“明天装炉,木柴火三天,焦炭大火三天,急火一天,总共七天七夜,就可以铸锅了!”
德光一边插话:“我就是发愁,这么大一口铁锅,有啥法子把它吊起来?”
道衍看来心中早有数了:“到时候都离得远远的看,小心被烫伤!”
第二天的高炉旁,工匠们在传递木柴焦炭进入高炉。各种废铁被滑车吊进高炉。衙役们在驱赶围观的百姓。
马县令与马夫人带领师爷、小丫鬟在视察工地。
马县令遥望工地:“乖乖!老头儿还当真厉害,这架势,要震烁古今呀!”
师爷立即建议:“太爷,这把火绝对能载入史书,点火人非您不可呀!”
马夫人点点头:“不错,你提醒的不错,这点名声还就是得要!”
马县令宣布:“本县要举办盛大点火仪式,亲自点燃古往今来第一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