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千万寻子:一场泣血的行为艺术
(2009-04-17 08:50:01)
标签:
杂谈 |
悬赏千万寻子:一场泣血的行为艺术
王石川
据新快报4月16日报道,昨日中午11时许, 东莞街头出现了一群持着巨大条幅、海报的男女, 条幅上凝固的呐喊震撼了每一位行人——“倾家荡产、 变卖家产悬赏1000万买回爱子”。 这是100多对失去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儿女被人贩子夺走, 从此杳无音信。据很多家长称,自2007年起, 已经有过千名男童遭拐带,失踪地点遍及东莞各镇。
这些年,因孩子被人贩子拐卖而家破人亡的消息, 一再击打我们柔软的心壁。消息频仍了, 我们的心肠也渐渐坚硬起来,然而,当100多对失去孩子的父母, 以走上街头的方式,以悬赏千万寻子的形式,表达着“ 悬赏千万寻子”的痛苦呐喊时,我再一次颤栗了,不免潸然。
这俨然是一次行为艺术,因为其实际价值几乎等于零, 但这又是一次不得已的选择——当所有的求助告以失败, 除了这样他们几乎别无选择。剥开伤口总是很残忍, 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次暴晒自己的不幸, 这分明写满了无限愤怒和荒凉。这的确是一次泣血的行为艺术, 它的要义不是展现苦痛,而是通过展现来实现社会关注的目的。 同时,这种展示,既是控诉也充满物力和无奈,正如报道所称,“ 我们也是万般无奈”。有部分家长还称,他们中有80% 的事件因当地警方以“证据不足”的理由没有立案。
“我亲爱的宝贝,你离开妈妈已经486天, 宝贝你一定觉得奇怪怎么会离开妈妈?妈妈没有离开你噢! 妈妈的心永远都会跟你在一起,妈妈真的很爱你,很想你!” 当读到这样的告白,谁会无动于衷?每一个字都蘸满血, 每一个字也都锋利如匕首,刺向罪恶的人贩子。说到人贩子, 我们无法沉默。也许人类的历史有多长,人贩子的历史就有多长。 人贩子,这是一个罄竹难书的群体, 这个邪恶的群体以残忍的手段制造着一起起人伦悲剧, 在恶魔的狂欢中,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
被人贩子拐卖的孩子将会是什么归宿? 也许幸运的被卖给那些无后的家庭,这样也许能保存性命。 但有的则被弄残,被操纵乞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就描写了这样一幕,为了让被拐卖的孩子乞讨到更多的钱, 人贩子不惜用滚油弄瞎他们的眼睛。《瞭望新闻周刊》曾报道, 离休老干部曹大澄扮为乞丐,卧底行乞发现, 一些操纵者把拐骗而来的病残儿故意拧断胳膊、打断腿, 以博取同情。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被拐卖的孩子被迫做劳力, 像此钱报道中不幸被人贩子骗卖到山西黑窑场做苦工那样。
人贩子的横行,昭示了什么?如果说悬赏千万寻子是行为艺术的话, 这背后既充满着对人贩子的挞伐之情,是否也隐喻着一种失序? 换言之,是否预示着某些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当然, 职能部门再作为,再恪尽职守,也无法消弭这种罪恶现象, 但如果更尽职一些,悲剧就必然会少发生一些。
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个玩跳棋的儿童,王权执掌在儿童手中。” 然而,如果当儿童被拐卖,他们的未来就被放逐, 谁还能许他们一个明媚的未来?使儿童免于恐惧、免于侵犯、 免于危险,甚至起码免于被拐卖,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沉重命题。 行动起来吧,职能部门,莫再让悬赏千万寻子的行为艺术重演。
王石川
据新快报4月16日报道,昨日中午11时许,
这些年,因孩子被人贩子拐卖而家破人亡的消息,
这俨然是一次行为艺术,因为其实际价值几乎等于零,
“我亲爱的宝贝,你离开妈妈已经486天,
被人贩子拐卖的孩子将会是什么归宿?
人贩子的横行,昭示了什么?如果说悬赏千万寻子是行为艺术的话,
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个玩跳棋的儿童,王权执掌在儿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