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全球最赚钱,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2009-04-16 11:17:43)
标签:
杂谈 |
银行业全球最赚钱,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王石川
新近出炉的上市银行年报,犹如一份份亮丽答卷, 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春的气息。从全行业看,2008年, 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 资本回报率17.1%, 预计比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以上;全行业利润总额、 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4月13日《 人民日报》)
这一组组瑰美而华丽的数字,乍读之下让人豪气陡生,其实, 银行业的这种“殊荣”,只不过是一种常态, 无论是中国企业500强还是上市公司百强榜,银行业都是常客, 不独银行业,凡是有垄断魅影的巨头,无不如此牛气, 正如中国人大教授杨杜说:“卖烟的最赚钱,卖油的最来钱, 商贸的最省钱,银行最有钱。”银行业和其他巨头,各擅胜场, 委实算不上新闻,如果没有钱或者不赚钱才是新闻。
银行业全球最赚钱,是如何炼成的?先回答这一问题, 不妨与4月13日成都商报的另一则新闻比较阅读。据报道, 近年来,各家银行增设了各种各样的收费项目, 这为他们创造了巨额利润——仅2008年, 工中建交四大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总额就超过1000亿元, 这也保证了各大银行在金融危机下仍保持着较高的利润增长。 笔者粗略算了一下, 工中建交四大银行去年的合计利润约3000亿元, 而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就超过1000亿元,占其三分之一强, 有此法宝在手,银行业想不赚钱也难。
而且,银行业的收费冲动愈演愈烈,据报道,收费!收费!收费! 某股份制银行负责人私下里称,要尽快摆脱危机困扰, 保持利润持续增长,涉及的收费项目肯定会越来越多,“ 银行和客户都应慢慢习惯”。坐地收费,伸手要钱, 银行当然会习惯,但凭什么让客户也习惯?
两年前,有人统计,从2003年《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施行以来, 银行的收费项目已狂增数十项,而银行的业内人士则声称, 商业银行可以收费的项目多达100余项, 真正的收费高潮远未来临。如今,“一语成谶”, 银行业靠着名目繁多的收费,大发横财,而客户则成了砧板之鱼肉, 无可奈何,无力回天。
曾几何时,闹得沸沸扬扬的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费, 在多方合力下终于夭折,但银行尚有太多收费虎视耽耽。 尤需提及的是,银行收费时往往拿与国际惯例接轨说事, 这实际上是选择性失明,一方面喋喋不休地要与国际惯例, 为何只在收费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服务上却不与国际惯例接轨? 而且所谓的与国际接轨,有时是蒙蔽国人的游戏, 比如跨行查询收费,居然仅仅是和巴基斯坦接轨。
有了ATM跨行查询收费的“前车之鉴”,银行学聪明了, 如报道所称,“银行收费静悄悄,从几元到几十算算却能吓你一跳” 。从当初慨然宣布,到如今暗渡陈仓,技术含量可谓越来越高。 比如,或许客户无意中回复了一条短信,或默认了一项提示, 银行的账单中就会给他(她)留下一笔账。再比如, 到某银行打印一张纸,盖个章,就收费40元, 客户心有不平但又不能不给,银行方振振有辞,这种手续费, 是总行公示过的,在相关部门也有备案。
当然,我国银行之所以有此旺盛的财气,除了收费之外, 还与强大的国家体制支撑有关。比如, 为推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试点, 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其补充资本金。再比如, 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 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至于剥离巨额不良贷款,更是“ 小菜一碟”。还有一点须提及,我国银行有着世界上领先的“ 利差垄断”——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币的存贷利差比高达14倍。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胡成中怒称,“这么大的利差, 使中国银行业坐拥巨额利润。”“ 在社会资源相对处于某个固定总值的情况下, 资源向某个行业过于集中,将意味着其他行业因此而受损。”
显然,有了这么多“利器”在手, 我们的银行业想不赚钱都不容易啊。数字显示,美国3亿人口, 有4万家银行,互相独立;而我们13亿人口,只有800家银行, 且被几大巨头割据。显然,如果有一天银行脱离了权力的荫庇, 真正充分竞争,走上了市场,依靠合法手段,大发其财, 这样的赚钱世界第一才值得我们致以敬意。
王石川
新近出炉的上市银行年报,犹如一份份亮丽答卷,
这一组组瑰美而华丽的数字,乍读之下让人豪气陡生,其实,
银行业全球最赚钱,是如何炼成的?先回答这一问题,
而且,银行业的收费冲动愈演愈烈,据报道,收费!收费!收费!
两年前,有人统计,从2003年《
曾几何时,闹得沸沸扬扬的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费,
有了ATM跨行查询收费的“前车之鉴”,银行学聪明了,
当然,我国银行之所以有此旺盛的财气,除了收费之外,
显然,有了这么多“利器”在手,
前一篇:补记
后一篇:悬赏千万寻子:一场泣血的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