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多数人家都住单元楼宇,邻居也少有往来,亲戚朋友居住也都分散于城市的不同方向,城市在不断的扩大,看着满街跑的公交车上了几百路,把过去的四区扩大到好多的区县,地面大了,当官的也高兴,管辖的地方也大,威力也是大了不少。
普通市民不是年节,也少有走动,单位同事除去年会在一起聚聚,“串门儿”这个词也就荒芜了。给领导送礼,八月十五春节,那不能叫串门,应该叫送礼,说不上两句话,关键看包包里的家伙硬不硬。
过去,老街坊,老邻居,老同事,老同学,老兄弟,老领导,老部下,老战友,老乡,隔三差五,半月十天,逢年过节,总要串串门,你来我往,一只西瓜,二斤苹果,一斤桃酥,半斤糖果,即便煮上几个鸡蛋,带上一个铝饭盒的水饺,也是一片心意,见面的热乎劲,握着手,拍着肩,远看看,近瞧瞧,充满着一股由衷的温暖。
融融朴素的友情,一个院落住上几年,也就有了情感,一家做点稀罕的伙食,收到一点精美的食物,都会与邻里分享,这是在那个困难时期独有的真诚,可惜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准的提高,那些友情,友爱,都留在了那个时代。
夏季格外是儿童串门的热场,周边的同学,熟悉的哥们,爱好的兴趣,总能汇集起一帮小伙伴,夜幕下神思万缕的畅怀,长相颇好的姑娘,居所的周边,总有鬼鬼祟祟小伙子的眼神,有故事源泉的长者,总有一大批崇拜的听众,老妇女总有嚼舌头的闲言碎语,一大缸子茶叶末已经泡的无色,当夜晚的串门接近结束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远去串门的活跃分子也归巢了,那时黑黝黝的街道,橘色的路灯,总是那么的充满神秘,似乎有永远说不完的故事。现如今,人手一个手机,只有网络,虚拟,浏览,转发,强迫,购物,退货,刷单,游戏,胜负,闯关,抖音,有一搭没一搭的,不咸不淡的过生活。
那时夏夜,城市不大,街道不宽,没有这多彩灯闪烁,没有这多车水马龙,时不时的飘过一阵腐烂蔬菜水果的味道,或者,洗浴过后痱子粉花露水药皂的气味,大概晚饭过后就是串门的时间,人间烟火过后,就是朴素的社交,串门的开始,感情还是淳朴的可爱,当一切生活都满足了,生活显得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