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咸菜,是北方人的叫法,文雅一点的称呼为--酱菜,一碗清粥,两个花卷,一个鸡蛋,那青花小碟里的一盘酱菜,就组成了一份健康的早餐。再者一变,加上,一杯牛奶,两片面包,一匙黄油,果酱,芝士,早餐肠,火腿片,鲜橙汁,麦片粥,这就又成了西餐的早点,其实,中国人早餐的胃口,就是豆浆油条,就是煎饼果子,就是稀饭馒头,离不了的是那一味略咸的小菜,看一个国家的早餐,是否健康,就如同看一个国家的厕所,一个国家的钞票,一样显示文明和健康,实际与虚荣,踏实与浮躁,内敛与张扬。开门七件事,估计那“酱”不会只是酱油吧。
将蔬菜加咸盐腌制,就成了另一种菜肴,方法那是五花八门,从南到北,自东到西,咸菜其实是一味不张扬的小菜,国人出国,儿女留学,忘不了的就是那一袋一袋的“榨菜丝”,而且是涪陵的,那款像个小药袋般大小的塑料袋,是最常见于火车站,飞机场,招待所,学生宿舍,民工公棚,建筑工地,援外项目的餐桌之上,辣丝丝,甜不唧,都可以找到那榨菜的外衣,一段时间的国外生活,离不了的就是那一味咸中有味的小菜。
过去,中国有名的是扬州酱菜,山东有名的是济宁玉堂酱菜,济南这里有名的是兴顺福,北厚记,南甜北咸,西辣中酸。也是高级的酱菜都是咸中带甜,因为都是运河沿线的饮食佐餐习惯,而山东东部,胶东地区,就是另外一种虾油咸菜,比其他地区的咸菜更咸,外带的是一种腥腥的海鲜味道。虾酱,蟹酱,都是咸的出奇,咸和辣,都是贫困时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刺激产物,富庶地区的人们喜欢的是甜甜的味道,淡淡的味道。
我喜欢吃一点咸菜,知道吃咸了不好,血压会高,但是缺少了那味应口的小咸菜,吃饭就会不香,像是缺少了什么乐器组合的因素,交响乐会少了共鸣,大餐一味重要的佐料。比如,吃炝锅面条,最好有一点咸咸的加了香油的韭花酱,吃济南地区夏季的麻汁面,要有咸香椿,咸的胡萝卜丁,吃白米粥,要有酱黄瓜,酱宝塔菜,脆脆的爽口,吃小米粥,窝头,最好要有雪里蕻滴点香油,加点醋。吃刚刚出锅的大馒头,最好疙瘩头咸菜切细丝,红干辣椒爆锅炒上五花肉丝,新鲜的棒子面粥一配合上清水疙瘩咸菜,那也是一种奇妙的过瘾。
外国没有咸菜,只有韩国有辣白菜,世界上酱菜最多的国家,只有中国,酱花生米,酱包瓜,酱莴苣,酱宝塔菜,八宝菜,酱芥菜,咸香椿,腌萝卜,腌龙须菜,青方,红方,就是豆腐乳和臭豆腐,虾油小菜,那个时候,秋油伏醋,是讲究季节的,什么时候下什么菜,什么时候什么菜腌制的最好,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的酱,不只是豆瓣酱,甜面酱,是泛指除了主食,蔬菜,天造的一味酱菜,调节胃口的精彩点睛之笔,就是这每天离不了的小咸菜,再说韩国人把那大酱说的神乎其神,其实就是豆瓣酱,熬汤那滋味难喝,善于吹嘘就是高丽人的德行。
冬天里的萝卜屁股,白菜疙瘩,西蓝花的根茎,削削外皮,撒上一把细盐,丢上十几粒儿花椒,蒙上保鲜膜,放置冰箱一宿,第二天那味道清爽,开口清脆的小菜,就上了餐桌,这一天包你嗓子清爽,说话响亮。
要是到了秋季,老黄瓜,莲藕,辣椒,莴苣,都切成两寸长,半寸宽窄,大小的条,咸盐略腌半日,空出盐水,放烧开的生抽酱油凉置,大蒜瓣切片,花椒油凉置,一并浇入菜盆,一日后,那也是一味绝佳的小菜。老人说,不吃点咸的,干活没劲,遍及我们这个数十万人口城市的酱菜店,也有如“北厚记““兴顺福”“德馨斋““南酱园”如此之多,在没有玻璃瓶的那些岁月,一种竹编贴麻纸刷桐油的油篓,才是装咸菜的正宗,酱瓜,姜八宝,酱磨茄,酱什锦,酱包瓜,酱花生,酱龙须菜,虾油制品,萝卜干,咸香椿,另有豆腐乳,臭豆腐,以及油盐酱醋各种调料,吃酱园的酱菜,是有身份的象征,老百姓一般只会在街头小店,买一只五香疙瘩头,做为当家的咸菜佐口。
说起舌尖上的中国,还应该说中国人的胃口,中国人挑剔的食用方式由来已久,会吃不是高手,会买,会做,会品尝,会说个来龙去脉,那就有意思了,清代的袁枚,精彩的《随园食单》我倒是还有几个版本。早先儿时,我会在餐馆的厨房窗口逗留,看看那灶火前,挥汗的大厨,窜到炒勺的火焰,飘到空中香甜酸辣的味道,鸡鸭鱼肉的鲜香,抽抽鼻孔,吸一鼻腔的美味,慢慢的回味,油炸的烟熏也是一种伴随着的焦脆,那时候,吃一顿大餐,无非就是炒肉丝,炒肉片,熘肝尖,爆腰花,辣大肠,糖醋鱼,黄焖鸡,最后结束的节目往往是甩手酸辣汤,外带拔丝苹果,一个大局,就不错了。
一切的味道都变了,要想找到过去的味道,咸是个最好的定位,那种在炉子边上的小烤鱼,再也不见了,烤的焦黄窝头,黑黝黝的地瓜面窝头,棒子面的菜团子,没有咸菜便缺少了往胃里输送的动力。家家都有的咸菜缸的时代也一去无回了。西方人爱的奶酪,意大利墨西哥喜欢的辣椒,印度东南亚喜欢的咖喱,日本人喜欢中国的酱油自己的绿芥末,说实话,日本人做的酱油比中国人市场上的好吃的多,精细得多,要是日本人学透了中国酱菜,也会不得了!可能自豪与牛逼不行的那就是老干妈的一瓶辣椒酱。
眼下农贸市场的咸菜不太敢买了,看似漂亮的装扮,其实都是在城乡结合部,地下垒砌的水泥池腌制,原来的咸菜缸已经没用的了,海带丝,酱萝卜,一池子蔬菜,一盆咸盐(还不知道是不是工业用盐,食用和工业盐价格差远了),一兜子辣椒面,太阳下,风雨中,制造出了鲜亮,红红绿绿的时髦酱菜,是不是再加色素那就不知道哩,在群蝇荟萃的飞舞下出品了,至此,我便从不去农贸市场采买咸菜了,自己炮制,也是举手的事儿。随即,介绍的就是我的拿手把戏。酱菜如此---自己做的酱菜,第一是原料来源放心,第二是辅料采购放心,第三是制作过程卫生,第四是化不了几个钱,多做点,与哥们分享,吃了咸菜,厚了感情,第五还能找回过去的味道,过去的滋味。就是有点咸,有点自然,有点回味的咸。
技术推广~图片均自拔哥自拍,图一酱莴苣,图二正直芥菜头上市是十字花科芸薹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用芥菜的根,是中国较为著名的蔬菜。芥菜头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表皮通常为翠绿色,也有黄绿色或绿色。中国有极其丰富的根用芥菜的变种和品种。图三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又名春菜、生菜,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蔬菜。它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中国、日本等国的人往往煮熟后食用,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放在沙拉、汉堡包等食品中生食。在香港,为了跟西生菜区分,莴苣又称为唐生菜。还有其他蔬菜,如洋姜也叫鬼子姜,萝卜,莲藕,黄瓜,均可十斤蔬菜洗净,切大块,用咸盐一斤,淹上一天一夜,控干水分,也可以用脱水机。另用黄豆酱一盒,生抽半瓶。白酒少许,看咸淡自己酌情,煮开,冷置,最后用干净容器密封,置于冰箱冷藏箱,五天以后食用,酱汁可以反复使用,不过,再次可添加上述材料,一定煮沸冷置,再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