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2019-06-11 14:40:05)
标签:

杂谈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说起收藏,就显得有文化,有涵养,有品位,再就是有钱,被人吹捧,令人仰慕,比如常露脸的马未都,还有几个亿弄个小茶杯卖弄的刘益谦,说到举世震撼的美国收藏家安思远,知道的就少了。

国人玩收藏,首推应该是集邮,七十年代末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一个红猴子,八分钱到了当时一个月的工资,翻着跟头涨,现在已经接近两万,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旧陶瓷,老书画,老家具,刚刚抬头,即便是马未都也是从那时起步的,九十年代初股票的风靡,最早的投资者也是邮市里赚了银子的,随后的便是书画大浪潮,紫砂壶,铁观音,也是随着台湾人一并流行大陆,进入二十一世纪,红木家具抬头,河北大城的京做,广东中山的广做,福建仙游的仙做,浙江东阳江苏一代的苏做,一时印度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缅甸花梨,巴西花梨,也都远涉重洋扑向赵国。

缅甸翡翠,和田白玉,湖北绿松石,南洋红珊瑚,南红玛瑙,西藏蜜蜡,深海澈磲,云南普洱,象牙犀角,锦鲤名犬,盆景假山,奇石根雕,康乾雍三代宝物,夏商周历代珍罕,拍卖鱼目混珠,钱多挥霍堂皇,迅速弥漫神州,掘地三尺,九天登攀,收藏遍及举国,寻觅遍及全球,市场繁荣,投资疯狂,动辄几万几十万,大师名家多如狗,一张宣纸上千万,一件古瓷上亿元。可今日,市场冷落车马稀,不玩不知糟心的苦,啥文化传承,就是一个钱财闹的蹿高。

如我看,只不过就是心里的虫儿在泛滥,到头来,啥物件也都带不走,空身一总化为灰,这一堆,这一箱,这一架,就是让别人瞠目结舌,羡慕不已,崇拜了得,叫一声好,行注目礼,耗的这钱财,累人累心,跌了心疼,亏了心慌,满树的核桃玩不完,荒山上枯枝摆案前,珍珠玛瑙旧官宦,名家大家换纸钱。

滚个铁环,崩个杏核,叠个烟标,糊个风筝,捡个石块,摘个树叶,观个草虫,眼神溜个小鸟,池塘喂个草鱼,不用花钱,哄着自己,暗自喜欢,茶缸泡茶,大碗吃饭,二两小酒,小觉舒坦,不怕人偷,不怕赔钱,李师傅俗话:“手里的东西不稀罕,到老都把其糟蹋完”。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拔哥信口说@/《说说收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