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静如华山之巍峨

标签:
华山日出日落杂谈 |
分类: 旅游风光 |
从小就知道“五岳归来不看山”,更知道“华山天下险”,带着既然来了陕西,华山一定是要去看看的到此一游心态,安排了华山的行程。但是,当汽车还在数公里外的公路上行驶时,华山的整个身影,就那么突兀地、拔地而起地映入我的眼帘,视觉和感觉的冲击,我始料未及!
大自然真的是大手笔,怎么就能够拱起这么一大块儿石头,成就这样一座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巨石大山呢?在现代防护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的今天,华山之险我已体会的不多,但因为整座山就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山间你几乎很难看到碎石泥土,所以,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竟然不是“险”而是“净”,没有尘土飞扬,也没有西北因气候干燥而特有的灰麻麻。
虽然游人如织,但或许是磐石的能量难以撼动,整座山竟不给人喧闹嘈杂的轻浮感,巨石沉甸甸稳稳地压在那儿,不知是否也因此成就了西北人憨实沉静的性格。
本来挺喜欢爬山的我,因为同行的朋友有年龄尚幼的孩子,所以不敢把爬山的计划安排的太“宏伟”,多少有些遗憾。我们第一天午餐过后开始从华阴县城往山底出发,慢慢悠悠地坐过景区车,又转了缆车,直接到达海拔1614米的北峰,四点多钟,才不慌不忙地从这儿开始了我们的爬山之旅。
顺着多少有些险峻和陡峭的山路,边走边照顾着孩子们的休息需求,不过三个多小时的功夫,就基本到达了海拔2090米的东峰。为了看日出,我事先在网上预定了东峰的宾馆,据说,东峰看日出最好,西峰看日落最佳,我们不贪心,想着能看到日出已是幸运了。
哪知我们一群人真是攒够了人品,刚刚接近东峰不多久,竟透过西峰美丽的山形,完整地看到了残阳如血的华山落日美景,从这个角度看到的日落,因为有了西峰的山形、松树和游人,画面更加生动和有韵味。当时那高兴劲儿,真难用语言来描述,捉摸不定的大自然,只要你走进,总能给你惊喜和震撼。
感受过了日落的凄美辉煌,从东峰望出去的淡然暮霭,在幽蓝月光的辉映之下,显得格外清凉宁静。
平日里,生活在都市的我们,只能穿过闹市高楼的缝隙,透过霓虹闪烁的七彩街灯,去感受那已很微弱的月光,而此刻,身处海拔2000多米的群山之上,如水的月光倾泻而下,所有古人曾因月光而起的美好凄婉的感受,似乎都齐齐向我袭来。
月,天生是让人宁静,也让人易生感伤的。“月冷千山,寒江自碧,只影向谁去?万丈冰崖,雪莲花落,片片如星雨。”
东峰上仅有的宾馆,食宿均贵自不必说,沿途看到那些辛苦负重把物品肩扛担挑弄上山来的挑夫,你就理解,贵是应该的。基本没水,积攒的雨水,可以让你睡前睡后抹把脸,足矣!旅途的乐趣,除了美景美食和享受,有时来点与平日生活不同的方式,何尝不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第二天一早,五点多钟就爬起来傻傻地到东峰的观日平台等太阳露脸。很长的等待后,天边仍然还是这样,失望地以为,今天真的是傻等了,又只一抹红霞便打发了我们。
惊喜总在临近绝望之时。就在大家都准备悻悻离去的时候,太阳竟顽强地穿过厚厚的云层,跃出灰暗的天际,露出一张明亮耀眼的完整笑脸。
群山之巅的天边,因为朝阳的映射而散发出恬美的柔光。
最危险的登山路段:“鹞子翻身”
只知黄山以奇松闻名,原来华山也有这样的迎客松。
几乎成九十度角的云梯,其实试试应该并不难,只可惜,因为需要带孩子从旁边相对平缓的楼梯爬山,没能一试,很是遗憾,一定要找机会,在我还没有老到不敢做这样的危险运动之前来这儿试试。
步履沉重的华山挑夫。从缆车能够到达的北峰,他们把各种物品分挑到另外几个山峰,一天常常要跑好几趟,每一趟的收入从二十到百来元不等。
第二天中午往山下走去,快回到北峰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雾袭来,怎样的快?只知让你猝手不及,倾刻之间,你就感觉自己竟已置身团团山雾之中,能见的距离已不过十几二十米。
短短的一天多的时间,从烈日当头,到日落西山,日出东锋,再到雾锁华山,山间的奇妙就在这样的多变和惊喜之中。
我的更多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