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封信
(2013-11-08 15:27:42)分类: 我的流浪 |
<
从优秀到卓越>
从北京飞上海的飞机上,我将行李置放在座位上的行李舱里,将平板计算机搁在座位旁,心想如果机上的电影不好看,咱就看自己平板里的电影吧!出门在外这玩意儿真的能打发许多漫长无趣的时光!
飞机是中午起飞的,首都机场又是出了名的会延误,我们在机上候了快五十分钟才得到塔台的起飞许可,在众家飞机依序放飞的当下,机上偶尔传来男性的打呼声, 没错,这是人们最昏昏欲睡的时刻,因为我似乎也是半梦半醒间,全身松软的摊在椅子上,何时起飞的已经毫无印象,直到机上的广播声响起,我才调整了自己的坐 姿,试着让自己清醒一些。
我坐的是靠走道的位置,旁边是一位约五十多岁的男性,其服装和眉宇间看起来不像是大陆人,我猜若不是日本人就是韩国人。当我一觉醒来时,我发现他在振笔疾书,那种书写格式不像是工作笔记,像是一封信,因为信纸上有称谓,而且信纸是淡淡的黄色,黄得很柔美,会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侧目一瞧,果然信上写的是日文,这应该是位日本籍的欧吉桑。
他有时会停顿下来看看窗外,但大多数的时间像是走入自己在信中所编织的情境一样,当空服员询问饮料时,我尝试用简单的英文来满足我心中的好奇,他说他的确是在写一封信,而写给谁呢?为什么不用电子邮件呢?欧吉桑还背着一个名牌的计算机背包,他绝不可能是信息文盲,而接下来彵的英文是我们沟通最大的挑战,夹杂着一些汉字再加上比手划脚,我大概了解了其表达的内容,这里面竟然有着我意想不到的故事。
写信的对象我猜不是妻子就是孩子,不过我猜错了,答案是他的母亲,他住在东京,而母亲住在静冈县,写信是他离开家乡到外面工作时母亲所要求的,而且每周都 要写一封,从二十岁至今已经三十二个年头了,我问为何不用电话报平安,不是更省时、更符合现代工商社会的步调吗?
欧吉桑说年轻时他也有着同样的疑惑,直到有一次回到老家时,无意中看到母亲一直保存着这些来信,而且上面还有编号,他很好奇的拿出了几封,很想了解年轻时 到底写过什么东西,看到自己的信时,还觉得有些距离,可是没想到母亲竟然在信上还有批注!就像这对母子在时空对话一般。我试着用也不太灵光的英语来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容,若信的内容是好事,母亲会在空白处写着:「烦恼终会过去,一切平安。」甚至在一封笔迹潦草的信里,母亲还用笔写着:「他一定今天很累了!」这位从事日本水产事业的先生用很慢的速度,很简单的文法与单字,叙述着一个平凡却深情的故事!
我似乎可以体会出这位母亲的想法,打电话可以伪装心情,但你写的每一行字都是有表情的,有喜悦也有愤怒,有成功也有遗憾,这些是写电子邮件所没有办法看出来的。在静冈的母亲用一封信了解在东京的孩子是否一切如意。
下飞机后,我带着满足的微笑,打开了平板,用地图搜寻静冈县的位置,因为我知道等一下会有一封从上海寄出的航空信,将会跨海而来,让一位日本的母亲与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间,有了另一种的交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