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不如摆摆头
(2013-11-06 13:37:11)分类: training |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找台北的一位赖医师推拿,主要处理我的颈椎,多年的持续伏案写作,造成有一节有些外突,赖医师可以用他娴熟的巧技,让它回归原位,每次推拿完,都发现脖子可转动了、背脊舒坦了,连眼睛的视力都有所改善。虽然赖医师每次都提醒我每隔四、五十分钟就要起来动一下,但自己知道工作有时一忙, 这些提醒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不久出差到大陆,晚上看到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节目请了几位当今最火红的网络作家,他们的年纪都不大,但是版税等的收入都达千万以上,我相信
除了平台与营销的推波助澜外,作者本身的实力与努力才是这些财富的源头。主持群聊他们每一个人的创作历程,也很好心的找了一位医师来检查他们的颈椎,结果
每一个作者的颈椎都是有问题的,这位医师提醒他们虽然赚了许多钱,但是以后可能要花更多的钱躺在医院里。节目最后医师也在现场指导了如何做一些简单的颈部保健操,我在电视机前面也跟着学着做,因为我不希望过几年戴着护颈过日子!所以每次赖医师帮我推拿到最后阶段时,会扶着我的头往左往右牵引,然后再将头往脖子的反方向导引,就会听到「咔」的一声,这一声会让人如释重负,就像恋人的呼唤一样,让人笑开了颜。
相较于现代的网络作家,我应该还是属于上个世纪的产物,因为至今我仍习惯于在稿纸上让情感奔流,而不会在计算机屏幕前对着自己的身影思索,现代人大多数是用计算机写作了,以前是桌上型,后来是手提的笔记本计算机,到了这二年,平板计算机的广泛,手机的尺寸变大、功能跃升,人们阅读与写作已经不用握笔,在点指之间就 可以完成一页日记,或是一部连续剧的读本。低头族在公交车上、地铁上、在餐厅里,在每一个可以以秒为单位的独处时间里,这些讯息化的产品主宰了生活。没有 这些3C产品,人们就像是身处荒岛,不安、恐惧、焦躁如潮水般涌来,这些产品给了我们绝对的便利,但是过度的依赖让我们也拥有了二十年前所没有的习惯,这 种低头的习惯的年龄层也越来越低,因为智能手机会越来越普及,价格会越来越亲民,而颈椎病的患众也会越来越多,这同时反映在西医的骨科和中医的针灸推拿, 复健科将会越来越忙,一些简易的护椎商品将会大受欢迎。
所以赖医师说他的生意变好了,若没有预约好时间,有时他还不一定有空,为了自救,应该要有人发明一种应用程序,可以在手机使用一个小时后立刻有画面弹出,
提出一些警语,然后引导使用者立刻做一些颈部缓和的动作,透过摆摆头降低颈椎的劳损,如果设计的有趣实用,我相信它下载的次数会比「微信」还要多,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