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优秀到卓越>
在讲授「习惯领域」课程时,我常用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来譬喻,一位出租车司机,要赚到更多的钱,就必须要熟悉台北市的路况,不能只走自己熟悉的路,他必须要在平时走不同的路,才会发现有些意想不到的快捷方式,所谓「见多才会识广,识广路才会广」,每当有乘客上车告之目的地的时候,这些司机就像打开大脑里的搜寻系统一样,他会马上找出最佳路线,当然如果乘客还有更佳的路线,这个司机的能力与经验值,又会更上一级。
如果你不是出租车司机,你会觉得车上装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也可以呀!因为它是开车族的好帮手,这点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同意,尤其是当我们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GPS的确帮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也给了我们一种安全感与依赖性,不过就因为我们都照着GPS指示的方向前进,我们不必花脑筋去思考在哪一个路口要转弯?人类大脑的功能也将会变得迟钝。在教创意时,这种「定势」的效应的确是创意产生的一种障碍。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对三十五名伦敦市区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的脑部进行扫描,比较结果发现,所有出租车司机脑部掌管记忆的脑细胞比较多,他们大脑海马区中、后部,也都比公交车司机要大,脑灰质也比较多。
同样的开车,为何会有此差异呢?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因为出租车司机要记住伦敦二万五千条的道路名称,以及所有重要观光景点、政府机构、银行、餐厅……等的正确位置,为了要让自己储存大量的信息,大脑在运作的时机更显著平凡,而公交车司机只要循规定的路线前进,这种不加思索的方式,就像GPS一样,它制约了我们的思考,好处是节省了思考的时间,坏处是阻碍了一个人应变与创新的能力。英国就发生一件很乌龙的事件,一辆使用GPS的救护车,要将病人送到距离不到二十公里的医院,照正常情况应该二十分钟就到了,结果救护车按GPS的路线足足开了三百二十公里,花了八个小时才到,这个事件还引起英国媒体的热烈报导,各方都在讨论GPS对人类到底是利还是弊?
这样的经验如何运用在工作职场上呢?首先要先拿回思考的主控权,不论你的职位有多低,你都要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姜是老的辣,但姜也是嫩的脆。所以在向主管报告事情时,请不要把问题又丢给主管,养成凡事都是主管下决定的互动方式,你可以先试着说出自己的观察以及建议的做法,这时再由主管来做裁示,也许主管会同意你的做法,更有可能他会指出一个你过去不曾想过的方法,告诉你一条新的路线,这才是最佳的互动,千万别把主管当GPS,让自己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迟钝。
GPS仍是新车重要的配备,这是科技力量的展现,不过常识与思考能力还是同等重要,所以当打开GPS时,千万不要把人脑给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