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情人节”】

标签:
情人节男女约会玫瑰花巧克力制造浪漫送惊喜生活成本电影故事情感 |
分类: 生活频道 |
对于女人来说,通常元旦刚过,就盼望2月14日了。花店女老板更是开门见山,竖牌倒计时,让过路的女人望眼欲穿,让路过的男人神经紧张。作为生活中的情感顾问,她有一个情人节的理论:要浪漫,不要有承诺;要无限幸福,不要有固定关系。同时,作为朋友中的约会专家,她自创一套约会体系。男女约会,必须过五关:第一次约会,屏息调情;第二次约会,胃口大开;第三次约会,刺激不断;第四次约会,更有趣,更美好;第五次约会,最后最好的约会,然后说再见。这样,当浪漫消失,就该潇洒地继续前行,他只会记得你的甜蜜温柔,你呢,绝不会再次受到伤害。谁承望,这对挖空心思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想制造浪漫与惊喜的男女,千算万算,却在约会的次数上失算。男方表对了情,却会错了意,由于没有充分理解女方的约会体系,把过夜当成前后两次约会。于是,男方以为约会到此结束,两人应该转过身,你走你的路,从此不再接触。而女方还傻傻地等他的电话,等着更美好的下一次约会。倒计时完毕,情人节如期而至,在满屋玫瑰花的芳香熏陶下,在满街巧克力的甜蜜滋润下,那些她曾经为之做过技术指导、存在外观缺陷或已过青春保质期的积压存货,纷纷出仓,都找到了买家,有人接收,而她自己则尴尬地剩下了,无人问津。情人节成了世界末日,她那个恨呀……
电影故事我们暂且不管,反正所有的喜剧都有一个俗不可耐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不容易有个情人节,总得虚应个景儿。骗谁呢?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突然发现,生活需要成本,浪漫需要资本。如今,情人节的过节费是节节高,就拿它最常用的道具来讲,玫瑰贼贵,价格就像俄罗斯著名田径运动员伊辛巴耶娃,噌噌往上撑杆跳,而且还跟喝了兴奋剂似的,屡创新高。对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还好,大不了倾囊所尽,毕其储蓄于一役,鲜花攻势,手到擒来,俘虏美人芳心,就算取得了预期效果,结局圆满。可是对于一人没吃全家挨饿的已婚已育者,值不值得牺牲全家幸福一人,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得有创意。不如换一个花样,送不起玫瑰花,改送兰花——西兰花,高贵不贵,经济实惠,颜色还环保,最主要的是,欣赏完毕,还可以做菜,浓情美味,全家分享,浪漫又不浪费。关键是,不知道伊人是否有这欣赏能力。
好吧,鲜花赠美人,天经地义。谁让你是男子汉大丈夫——能不能成为丈夫以后再讲,反正情人节这天,男子汉都必须出一回血,就当壮士断臂,为爱牺牲,不是说“爱是给予”、“爱是奉献”么?那就用行动表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最好给她建一座玫瑰花园,你就是她终生雇佣的辛勤园丁。
温馨提示:送花就是送惊喜,但要送对人,而且正大光明。切莫以情人节当掩护,做秘密地下工作。如果有人胆敢借花献“妇”——不管什么情人什么蜜的,这个投资成本可就大了,不仅仅是用金钱就可以计算的。吃饱了没事干、整天东走西逛的游记作家彼得·梅尔,就为这种上流社会的下流生活试举几项:“有谁算得出来,因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对着一只错误的耳朵,轻声唤出一个错误的名字,而使身心备受折磨该作何价?为了拼命去掉西装上夏奈尔5号余香,而期待自己能够加班开一晚上的销售会议,这花去的工夫又值几何呢?在一家你们两人都没去过的餐厅里,一个有点眼熟但又看得不甚清楚的人影突然对着你们招手,岂不要把二位吓得魂飞魄散?你为了避免罪证落入不该落入的人手中,而不得不朝信箱狂奔,上演百米冲刺;或为了掩饰自己一时管不住舌头而说出那些要命的事,就不得不拿出口技这样的看家本领;还有,你为解释迟至凌晨3点才从办公室回家,却事先没有打个电话,而必须煞费口舌,编造种种曲折离奇的故事,这又要怎么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