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音乐诗人李健·依然心升明月传奇王菲 |
分类: 音乐频道 |
难能可贵的是,沉默中爆红的李健,并没有头脑发热,自我膨胀,像火气球似地,飞升空中,飘飘然不知其所至,待火一熄,立即掉落凡间,灰飞烟灭。
何以见得?
首先,李健并没有高举知名度,忙于商演赚钱,出没于Pub间,连大排档都走遍。他也不像某些快男快女,整天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等不及地出EP碟,或者拿来主义翻唱别人的口水歌,一点都不环保卫生。他甚至很反感大家都在唱《传奇》,清醒地认识到一首歌的过度曝光,可能会损害其艺术生命(这样的观点,汪峰在旭日阳刚不断唱《春天里》时也表达过)。
其次,李健的创作依然不紧不慢,不急不燥,遵循着两年出一张专辑的“惯例”,继《音乐傲骨》之后,为我们带来了十年音乐生涯的第五张专辑《李健·依然》。我们惊喜地发现,人还是那个人,迈出了清华学府,他依然书卷气息;告别了水木年华,他依然儒雅气质。最主要的是,音乐还是那种音乐,清新、温暖、安静、淡然,并且小众情调。正如他自己所说:“创作歌手也只能做一种音乐,任何伟大的艺术家都不是通过改变个人风格来达到艺术高度的”。不像某些歌星,一有点地位,得意忘形,就失自知之明,总想尝试突破,求新求变,结果谁也不是。王菲的微博再贫,你让她改唱Rap(绕舌歌曲)试试?别咬舌自尽了。就算嗓子像一把乐器的歌神张学友,也不是什么歌都可以唱得深入人心、经典流行。
在这张《李健·依然》的全新专辑里,所有的歌依然曲调和缓,配乐疏淡,而他则轻唱抒情,就像漫天飘飞的柳絮,东风卷得均匀,简直分不出哪首更好,哪首更突出。如果非要挑一首主打歌,《心升明月》或许是《传奇》之后最令人心动的一首歌,甚至有人说它是今年最动听的一首歌。这首表达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心升明月》,开阔、大气、流畅而又清明纯净,一经推出,就被旅游卫视定为形象代言宣传歌曲。就算有《我始终在这里》、《依然在路上》两首稍显硬朗的歌曲,也不过是再次强调李健的音乐态度:时移势易,生活无常,但始终我心依旧,依然走在创作的路上,缓缓而来,款款而去。
当然,人出名的好处,就是更有实力,更多支持,保证音乐品质。在这张专辑里,主打歌《心升明月》请来了国际古典吉他大师、“吉他界的朗朗”杨雪菲做伴奏,起段一大串吉他就不同凡响,引人入胜,虽然没有钢琴那么行云流水,但亦疏落有致,听起来天明水清,心平气静,心胸豁然开朗。另一首《珍爱深深》,更是陈凯歌导演的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的主题曲,并且由国际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作曲。久石让显然是按交响乐写的这首歌,音域宽广,气势宏大,唱起来破有难度。好在李健的基调够低,几乎是深沉的,使他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上去,再加上歌词的简洁,使得他唱起来就像人声吟哦,与交响乐曲巧妙地融合一起,别有一样淡泊铭志,宁静致远。
忽然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称李健是“音乐诗人”呢?肯定不是指他写的词。跟流行歌坛诗人林夕的词相比,李健写的词就像散文诗,印象派的,他不会深入写某件事、某个物,而是轻描淡写,让人浮想联翩。所以,他写的情歌,不是写给某个人的,而是写给所有人的,或许不够刻骨铭心,但绝对简单纯粹。对,纯粹就是他的音乐本质,所以才唯美。他作的曲,从来不会曲高和寡,也不会讨好媚俗。平平淡淡才是真,然而这种平淡里,却有着悠然自得,有着心旷神怡,有着平湖秋月,有着海阔天空。所以他唱的时候,不会有装饰音,无需声嘶力竭,一气呵成,唱到极致,便是“呜”、“哦”这样的虚词,却意义深远,与王菲的“啦”音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天籁,所有生物都能听懂,所有生命都会感动,这就是自然之诗,音乐之诗。
忍把浮名,换了浅唱低吟。天马不行空的夜晚,还好,有李健的音乐,依然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