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印:冬天里的蜗牛运动会

标签:
曹保印家庭教育生命教育电子游戏游戏教育 |
冬天里的蜗牛运动会
曹保印
对所有的儿童来说,游戏都是珍贵的生命营养。正是通过游戏,也只有通过游戏,儿童才能一点点认识和理解世界——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秘密。在一个人的童年里,可以缺少新鲜的美食、漂亮的衣服、温暖的床铺,甚至可以缺少最基本的亲情呵护,却不能没有游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游戏,一个孩子可以平安走过脆弱的童年。在没有游戏的童年路上,孩子会首先在心灵上夭折。因此,除了是儿童的生命营养,游戏还是儿童的生命密码和成长密码。
和游戏连在一起的,在很多时候自然是玩具。对儿童来说,草丛里的石子和皇冠上的钻石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玩具,都可以拿来做游戏:可以放到贝壳做成的小碗里当面包,也可以塞进白雪堆成的大雪人上作眼睛,还可以躺在花瓣铺成的婴儿床上当宝宝……一旦有了玩具,儿童的生命世界,马上就会变得无比神奇。事实上,沉浸在游戏里的儿童,才是最幸福的幸运儿童,也是成长得最快最优质的儿童。所以,真正的儿童教育家们才会不停地提醒父母:嘘!永远不要打扰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因为孩子正在加速度健康成长。
今天,玩具的种类越来越多,走进儿童玩具城,各种玩具几乎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父母们常常会因此迷失在玩具城里,不知道自己该为孩子做什么样的选择。更令父母们迷失甚至日益痛苦的,还不是儿童玩具城的玩具,而是家里的不是儿童玩具的“玩具”:日益“傻瓜”和智能的电脑、手机,包括平板电脑、ipad、iphone等。特别是年轻的父母,这类电子产品更是家庭必备品,很多早已经成了每天都离不开的“大人玩具”。然而,这些年轻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当自己沉浸在由这些玩具制造的游戏中时,不仅自己不会像游戏中的儿童那样加速度健康成长,反而很可能会“娱乐至死”;更为严重的是,稍有不慎,还会给幼年的孩子挖下迷恋电子游戏的童年陷阱:一旦陷入其中,儿童不只是不会在电子游戏中加速度健康成长,还极有可能会在电子游戏中被加速度娱乐催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童年的活力会迅速消失,童年的色彩会迅速黯淡。
成年人需要娱乐,但儿童只需要游戏。这是儿童教育的常识。然而,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我们却又绝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将儿童和电子游戏彻底隔离。生活在人为真空里的儿童,就像没有游戏的儿童一样,同样难以平安走过自己的脆弱童年,更不用说走出五彩缤纷的灿烂童年。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摆在了父母面前:如何既让儿童和电子游戏保持合适的距离,却又总能沉浸在让自己加速度健康成长的童年游戏里?在给出我自己的答案前,我先讲一个故事。
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午后,透过爬满绿色红薯秧的窗户,灿烂的阳光把我的书房照得格外舒适。泡上一壶暖暖的茶,我坐在洒满阳光的沙发上,打开了一本很久就想阅读的书……读书是美好的,更是让人沉醉的,特别是在冬日的暖阳里读书,更是难得的、美妙的生命时光。在我的身边,五岁多的女儿也安静地坐在阳光里,不过,她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玩报社新发给我的平板电脑,这里面有她最喜欢的电子游戏:切水果、植物大战僵尸、钓鱼、消防员灭火、汤姆猫。
半个小时过去了,又半个小时过去了,我沉醉,女儿也沉醉,甚至她比我更沉醉。一个最有力的证明是,她的笑声比我的笑声更响亮!不知道是阳光的暖慢慢弱了,还是我突然心有所想,听着女儿的笑声,瞬间,我感觉到了一丝寒意,这一丝寒意又像闪电一样,毫无预料地迅速击中了我。我猛地放下书,站了起来。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抬起头看着我,笑声消失了,我的眼睛里,是她清澈如泉的眼睛。
“走,爸爸带你出去玩!”我对女儿说。
“不,我不去!”女儿意志坚决,“我正玩游戏呢!”
“电子游戏不好玩。”我说,“爸爸和你一起玩更好玩的。”
“什么更好玩的?”女儿问,“比这个还好玩吗?”
“当然!”我语气果断地说,“咱们开一场蜗牛运动会!”
“蜗牛还能开运动会?”女儿又问,“可是,我们没有蜗牛呀!”
“有。蜗牛们正在楼下集合,等着我们呢!”说完,我迈开了步。
“爸爸,等等我。”女儿放下平板电脑,冲出书房,冲进自己的玩具间,在好一会儿翻箱倒柜后,一把哨子挂在了她的脖子上。
“走吧,爸爸!”女儿拉开门,牵上了我的手。与此同时,我家的宠物狗铁蛋,先行一步窜出了房门,连蹦带跳地转着圈儿跑到了楼道里,“汪汪汪”地催着自己的大小主人:“快走啊!”
很快,我们便到了楼下。可是,女儿并没有看到正在集合的蜗牛。在户外寒冷的北风中,她的眼神里失望正在快速结冰。
“爸爸,蜗牛呢?”女儿问。
“吹响你的哨子!”我对女儿激情地说,“蜗牛们听见哨声,就会出来集合了。”
“好嘞!”女儿大声说,随即吹响了脖子上挂着的哨子。
当然,蜗牛们并不会在听到哨声后,马上跑出来集合。冬天的蜗牛不会,夏天的蜗牛也不会。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只蜗牛会。不过,这没关系,因为十多分钟后,我和女儿的手中,就已经有了七八只蜗牛。从墙缝里面、草叶下面、砖块底下、枯树枝头,我们把蜗牛一只只找出来,放在我们的手心里集合。看着我和自己手心里的蜗牛,女儿的眼里满满的全是激动。
“走,回家开运动会去!”我说,同时吹响口哨,唤回了铁蛋。
可女儿并没动,她突然问:“爸爸,这些蜗牛都是壳吧?”
“这个呀,我可不能告诉你。”我对女儿神秘一笑,说:“这是一个秘密。一会儿,你可以自己发现这个秘密噢。”
“秘密”两个字,一下子激起了女儿的兴趣,她的眼神一瞬间变得特别亮,随即跑到了我的前面,和铁蛋一路赛着跑,冲进楼道。
我们又回到了书房,阳光还是一样的灿烂,一样的暖。我去卫生间端来一盆温水,让女儿将所有的蜗牛都放在了水里,然后对她说:“先给蜗牛们热热身!你可得认真观察噢,一会儿,蜗牛们就会悄悄告诉你一个大大的秘密!”说完,留下女儿蹲在盆边守着蜗牛,我又去找来一个花盆,并从别的花盆里“借”来一堆石头,布置运动场。
“这就是运动场。”我指着花盆里的石头堆,对女儿微笑着说,“很快,蜗牛们就要在这里开运动会。到时候,你可要当好裁判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女儿守在盆边,一动未动。我坐在阳光里的沙发上,一边继续读书,一边悄悄观察着女儿的神情。
“爸爸!爸爸!”突然,女儿激动地叫起来,“快看!快看!”
“怎么啦?”我故作惊讶地问。
“蜗牛活了!活了!”女儿继续大叫,神情惊异,双眼放光。
“哈哈,你发现了蜗牛们的秘密!”我伸出手去,一边和女儿击掌庆祝,一边继续对她说,“蜗牛们很坚强,它们不怕寒冷,不怕寂寞,就算是在冬天,它们一样会守在自己的家里,等着春天的到来。”
水盆里,一只又一只蜗牛,从硬硬的、仿佛石化的壳里,缓缓伸出探索世界的生命触角。冬天里的蜗牛们的生命秘密,像一朵朵妙不可言的鲜花,在幼小的女儿眼前次第开放,那么温暖,那么轻柔,那么安静,那么神奇……不必再告诉她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当生命的秘密,以这样的奇妙方式呈现时,我相信,在她的心灵深处,一个个硬硬的蜗牛壳“复活”成一个个缓缓而行的蜗牛的过程,将会变成一声声生命的惊雷,而且这声声的惊雷,必定永远回荡,大音不绝。
当所有蜗牛都伸出了触角,我和女儿又将它们从水里捞出来,放在了花盆里的石头堆——也就是我布置的运动场上,正式开始蜗牛运动会。运动会的开场哨声是由女儿吹响的,裁判也由她担任,而我则成了整场运动会的摄影师。在运动场上,蜗牛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爬山,有的攀岩,有的短跑,有的俯卧撑,有的仰卧起坐……身为裁判的女儿,始终屏声静气地观察着、观察着……半个小时过去了,又半个小时过去了,书桌上的平板电脑孤独了几个小时,再也没引起女儿的注意,她早已彻底忘记了电子游戏。
现在,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如果想让儿童和一种游戏保持合适的距离,那就另外送给儿童一种比这种游戏更有吸引力的游戏。电子游戏,无论它以什么样的电子产品为载体,无论它以多么精彩的声光电形式呈现,和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生命秘密相比,电子游戏的魅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最美好的、最健康的、最富有魅力的游戏,无论是儿童游戏还是大人游戏,永远都不会在电子产品中,而只会在神奇的大自然里。
所以,引导儿童以游戏的方式,走进大自然,走进丰富多彩的生命,不只是会让儿童沉浸进自然健康的童年游戏,更会让儿童在游戏的全过程里,都能感受到或隐或现的、源于自然界生命又超越于自然界生命的、只属于儿童自己的生命惊雷。这种生命的惊雷,是昂扬的自信之声,激励着儿童不断克服旧世界的羁绊,创造一个又一个全新的世界;是澎湃的创造之声,指引着儿童不断探索新世界的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秘密。这是童年游戏的秘密,也是人类成长的秘密。
(特别声明:本文系为《莫愁@家庭教育》杂志特别撰写,谢绝转载。作者系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2010年度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