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招教特岗经典真题(28)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2.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连续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高速度
4.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5.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6.“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普及性
B.长期性
C.终身性
D.公共性
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A.信息加工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合作法
C.实践法
D.行动研究法
9.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生的学习方法
11.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
A.忧愁感
B.习得性无助感
C.抑郁感
D.焦虑感
12.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是(
)
A.比较
B.抽象
C.概括
D.变式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4.在解决困难问题时,专家型教师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与新手型教师相比(
)
A.更长
B.更短
C.一样
D.说不清
15.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方式的是(
)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接受学习
参考答案:
1.B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根据题意可知,题干表达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故选B。
2.B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略
3.C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比如人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另一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后。题干表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第一个方面,故选C。
4.D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控制情绪的方法。冷却法是指在在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
孩子自己会慢慢的停止哭叫。题干中幼儿教师的做法正是冷却法的表现。故选D。
5.C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内部学习动机的知识。内部动机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并非是一种手段。故选C。
6.C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特性。“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学习的表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故选C。
7.B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开放式教育是针对封闭教育来讲的,是一种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理论的体现。故选B。
8.D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即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题干表述正是行动研究法的内涵,故选D。
9.C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
总体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来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
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题干的表述是平行管理的管理方式。故选C。
10.C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迁移产生的主观条件,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是迁移产生的必要的客观条件,否则迁移无法产生。故选C。
11.B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习得性无助感的知识。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题干的表述正是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故选B。
12.D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变式的概念。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故选D。
13.D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教学的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的表述是巩固知
识的手段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故选D。
14.A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在解决困难问题时,专家型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新手型教师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少花时间来考虑问题本身。
15.D
【招培教育名师分析】:本题考查新课改的内容。新课改主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