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度假》杂志刊登的访问专题

(2010-03-01 15:52:57)
标签:

《高尔夫度假》

杂志

访问专题

体育

分类: 高尔夫
《高尔夫度假》杂志刊登的访问专题

Profile 高尔夫人

 

沈浩鹏 艺术让打球更有想象力

 

文:秋燕  图:张洪兵  特别鸣谢:上海林克司高尔夫俱乐部

 

    “泰格•伍兹说过,每个职业球员都有伟大的一周,而我认为对于业余球员来说,每个人也有伟大的一天。”在上海林克司球场,前往第一洞开球的球车上,著名设计师沈浩鹏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向我描述他的高尔夫之旅,注定了这是一次充满了个人浪漫主义的谈话

 

我更注重生活

 

   “我就是一个喜欢绘画但又从事设计的特定年代的设计师,曾经担任过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和上海平面设计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确切地讲是属于不惑之年设计从业人员。”

    沈浩鹏说起自己的事业来很谦虚。但事实上,上海美术馆、上海大剧院、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中心、耐克中国公司、阿克苏诺贝尔、摩托罗拉、百事食品中国公司、IBM上海公司这些大企业都先后是“沈浩鹏平面设计”的客户。沈浩鹏最初是学中国画的,后来绘画由传统转向了现代抽象;又因为其他原因从事了他在大学的专业——设计。

    “沈浩鹏平面设计”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像广告公司,公关、代理印刷、设计等等都是经营范围,甚至还买下了一个空壳的印刷公司做成一个小小的印刷厂,但设计仍是主体。直至1999年,他去了一趟欧洲发现那里的个人设计公司或工作室,经营规模都很小,但非常精炼和高度专业化,回来就改组公司,把印刷和公关剥离出去,自己专心做设计。在当时,做纯粹的设计业务还是比较困难的,好在经过两、三年的坚持,公司成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标杆。

事实上,沈浩鹏从来不是工作狂,他更注重生活品质。不鼓励员工加班,自己也充分享受着生活。绘画和书法这些基本功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而是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我现在所写的书法更多的是‘画’出来的。书法应被视为艺术作品,更应该重视其点、线、面的变化。”他喜欢收集陶器,经常乐颠颠得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收藏。

而写博客更是沈浩鹏的坚持。他曾经作过一段时间记者和编辑,摄影水平几乎就是专业,还得过全国性的大奖,同时也很喜欢写文章。忽然有一天,他发现以前得心应手的文字变得艰难,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不写了生疏了,于是开始写博客,谈设计,说高尔夫,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接着又在某高尔夫杂志上开了“观住”专栏,为他们撰写国外众多别墅室内设计的案例。

    在他的博客中最特别的,是高尔夫的内容,点击量已过80万,仅次于梁文冲博客的访问量。

 

我是理论派高尔夫球员

 

细究我们每个人和高尔夫的真正结缘,常常是因为细节,也许是一个朋友,也许是一点小小的不服气,也许是一身喜欢的行头,而沈浩鹏跟高尔夫的缘分或许缘自一场小小伤病。

2005年,事业已进入佳境的沈浩鹏被朋友带着打了次练习场,原先一直热爱网球的他,很快找到了些高尔夫的兴趣。于是和大多数初学者一样,他兴冲冲得买了某个练习场推出的初学者套餐,包含六节课程、一支球杆、一个手套、一次下场指导等。原以为这样还算系统的开始,能够为自己的高尔夫生涯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没成想这位初学者套餐中的教练,因为水平有限,直接让沈浩鹏在打球过程中手受了伤,球还不怎么会打,“高尔夫肘”的职业病到是找上门来,休整了4个月后才痊愈。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在上海大都会球场遇上了另一位明师,可以随时跟他交流并且得到正确的指导,沈浩鹏的高尔夫生涯说不定会划上终止符。学球不久,沈浩鹏去上海佘山球场打了自己的第一个完整的18洞,“我记得特别清楚,210日,天气很冷,后来几乎每年的210日我都要去佘山打一场球”。

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兴趣需要有不断的突发事件去刺激,带给你一个又一个惊或者喜,就像一个局,引导着你层层深入。沈浩鹏第二次学球五个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他至今印象深刻的事情。

“泰格•伍兹说过,每个职业球员都有伟大的一周,而我认为对于业余球员来说,每个人也有伟大的一天。”沈浩鹏习惯于用这句话来作为整件事情的开场白,“那是我学球五个月的时候,我在上海滨海球场参加了一场比赛。那天天气比较奇特,前九洞风雨交加,后九洞却是阳光如金辉般地倾泻,滨海球场的魅力显露无遗。而我却有如神助,打出了85杆的个人最好成绩。其实那时候我打球的频率也不是很高,练得也不是最刻苦,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为何每一杆居然都打得特别扎实,怎么打怎么有,推杆也非常稳定,最后算出成绩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惊喜,但接着我马上又回到了100多杆的真实水平。那伟大的一天未必是苦练得来的,但不苦练一定不会有那一天。”

也许是因为第一位教练的失败,更因为是个人喜欢钻研技术,沈浩鹏最喜欢的是买来各种高尔夫杂志,跟着上面教练们的指导修改自己的动作;喜欢看比赛,研究职业球员们的动作。“由于我是一个喜欢自己看书和看录象去研究解决高尔夫的技巧的人(后来发现象我这样的自学者还不在少数),往往看到杂志上有关新的技术,总想也尝试一下,于是不断有新的不同的打法,产生的结果当然就是不稳定,但不管如何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比如中长铁杆上果岭的球滚动不会太多了,距离较之以前也明显增加,木杆也是如此,每一次改动作时球就打得一塌糊涂,而后稳定下来,距离和准度都有所提高。前些日,看了一本杂志上关于木杆下杆的角度的文章,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去练习场试了一下,感觉非常好,球是打得又直又远。练完后当然是自信满满,就想着去球场一试身手!”

找到适合自己的挥杆节奏和挥杆动作是每个打球的人必须经历的考验,沈浩鹏在自己对照着职业球员们的动作不断修正自己的时候,儿子沈煜峰的高尔夫课程令他得到了新的启发。沈煜峰前往上海旭宝高尔夫球场的利百特高尔夫学院跟着教练学球的时候,沈浩鹏的成绩大概在90杆上下,发挥好就能打到85杆左右,但起起伏伏得很不稳定。儿子上课的时候,他旁听,才发现自己通过阅读和电视等途径得来的很多理论上的知识,跟老外教练所进行的系统训练有着天然的联系,国内的很多教练偏重实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通过旁听儿子的课程,以及课后的交流,很多以前在打球和挥杆时候的困惑得到了解答,“我就是在那时候对高尔夫动作上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

跟沈浩鹏打球是一件如沐春风的事情,他对球场上的规则和礼仪非常注重,打球的节奏舒缓,也很照顾同组球员的感受,适时候给予赞赏或鼓励。“最早跟我一起打球的朋友们都很注重规则,他们会随时指出我的错误,帮助我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我本人虽然带着艺术家的气质,但也比较理性,喜欢跟有修养、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一起打球。”

沈浩鹏的挥杆动作接近标准,挥杆速度并不太快,很有韵律感,让人看得特别舒服,这也是他打球以来刻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不过我还是对自己的成绩不太满意,从我的性格来说,我是希望能够打到80杆以内的,但是我工作忙,一周最多打两场球,这样的频率是无法把成绩提高到单差点的。”

 

“艺术对打球最大的帮助是想象力。那些特殊球位的打法,对我们业余球员来说,平常很少练到,比如直壁沙坑镶在沙坑沿上的球,你必须打出角度很大的高抛球,那时候就需要想象力。另外就是推杆,比如伍兹有一次推进了一个近乎直角的推杆,那就需要想象力,事实上,大坡度的长推等,摆线可能没什么用,最终还是要靠直觉和想象力。”

“艺术对打球的影响,还有对打球姿势的注重,成绩可以其次,但姿势一定要漂亮,用周立波的话来说‘有腔势’,实际上姿势正确了,成绩自然会上去。”

“我比较在乎外表,比如不会把T恤放在皮带外面,那会给人拖沓的感觉;衣服不熨,领子象馄饨皮一样,很不舒服;那些特别跳跃的颜色的衣服我不会穿,大多数人压不住它;我喜欢穿黑白灰红等纯色的衣服。”

“我是做设计的,选择球具时很在乎外形的设计,新的技术或许对击球有些帮助,但我个人认为动作技术还是最重要的,要不然再好的球具也帮不上忙。”

“打球的时候谈生意,这件事情我不太感冒,球场上存在这样的机会,但几率不大。其实打球真正有益的是跟你的客户交流,各自能够养成很多健康的生活方式。”

 

场上父子兵,其乐融融

 

    沈浩鹏最喜欢谈的是儿子沈煜峰学球和打球的故事。“每个打球的人都有父子一起下场打球的梦想,他是一个小大人了,能在另一个领域跟你交流。”

    沈煜峰从小在运动方面有天赋,网球打得好,在天马俱乐部学击剑也有模有样的,不过没什么常性,游泳学得不错,过了一段时间放弃了,高尔夫一开始也一样。沈浩鹏倒是无所谓,还是希望儿子做自己喜欢的运动,直到20093月,沈煜峰在旭宝高尔夫球场组织的青少年比赛中拿了个第一名,从此对高尔夫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他打的不好的时候会哭鼻子,说明已经很在乎高尔夫了”。

    沈浩鹏对儿子未来是否从事高尔夫没什么规划,只希望他先好好读书,只要是儿子有兴趣的事情他都鼓励他去尝试,他始终相信天赋再加上有兴趣才能将一件事情真正做好,在儿子打球这件事上更是抱着同样状态。先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和学养,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沈浩鹏喜欢带着儿子一起去球队参加活动,让儿子提前感受比赛的氛围。而沈煜峰也非常争气,很有竞争意识,越在赛场上打得越好,他的最好成绩94杆就是在比赛上出现的。“那天参加旭宝青少年赛,家长不能跟着,转场的时候我看到他问打得如何,他特别得意得告诉我说‘我赢他两洞’”。不过前段时间沈煜峰在参加球队的比赛中以90杆的成绩又刷新的自己的纪录,那可是在难度很高的安吉龙王溪球场。

    “其实我知道他一直不太服气,憋着劲儿想赢我。每次打球,他从来不给我OK,哪怕距离洞杯一码以内。”这样的小伎俩在沈浩鹏看来非常有趣,“小家伙讲究穿着,喜欢nike的衣服,因为他崇拜泰格伍兹;还有点小迷信,哪次成绩特别好的时候,下一次打球一定会记得穿那件衣服。”

   “儿子的球技却在不断提高,不管是如何艰难的球场都能保持在90多杆的水准……我整整打足了100杆……儿子却趁我低迷之际把我给赶超了,他打了97杆,然后得意的不行。我想,这虽然是第一次,但已经是吹响了超越的号角,以后可能就是家常便饭的事了。”

    20097月,沈浩鹏在博客中记录了儿子第一次超过自己故事;接着又带着儿子到处打球玩乐,夏威夷、巴厘岛、春城、日本等地都留下了父子俩的身影。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故事中的快乐滋味,是属于他们父子的,令人羡慕不已。

 

 

沈浩鹏资料:

球龄:5

最好成绩:80

平均成绩:90杆左右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enhaope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