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龙之媒书店送来了一些新书,其中有一本《09香港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大奖》,现在交由viction:ary设计出版发行,整书设计编排得不错,初略翻看了一下,感觉其中的作品也有不少新意,就留下了。
待空闲时仔细阅读,却发现很大一部分作品属于“玩设计”的性质,客户不是自己就是可以被设计师掌控的设计项目,比如设计类的展览等等。这些作品很有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欲望,视觉效果不错,可往往看不太明白,至少在30秒之内是这样,如果放在设计实验展中就更为合适,在正规的设计大展里,对一般参展的商业类作品有些不公平的嫌疑,这其实需要评委去把握的,而不能只为了感官的愉悦;因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被人们使用或者告知人们信息的,如果设计得让人象智力竞赛那样去猜去琢磨,那就没有达到目的。诚然,设计最好要以图形取胜,尤其是平面类设计,特别是海报,但如果图形达不到让人明白的效果,就需要文字来补充,有些海报也只能用文字来说明白,可如果又将文字设计玩过火,依然会起不到传达的效果,这样的设计看似漂亮,结果是失败的。还有些海报作品在工艺上大做文章,但在街上很少会有这样的海报被张贴出来,一是不可能大批量制作,二也是成本所不允许的,其三是为张贴带来困难。
这次香港的展览多了摄影作品一项,因为是初次,作品显得不是很多,也没有区分摄影作品的类别,商业的还是艺术的。
但至少可以看出,香港设计师协会的行业类别在增加,这对相互间的交流是有益的。协会行业类别的单一性,其实很少存在交流的,设计思想总是好的设计师影响其他设计师,生意业务上更多的是竞争对手,如果行业类别丰富倒是有合作的空间,如平面设计师与建筑、服装、产品、室内设计师之间的互动。一个协会没有行业规则制定、保护、执行的功能和权威性,也充其量就是一个联谊会和一个大PARTY的效果,对设计行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作用,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