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丁哥的家
丁丁哥的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85
  • 关注人气:2,8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古的奇点,黑龙江的今音、古音

(2023-05-05 15:59:59)
 引子:人类历史和历史学的“奇点”在黑龙江!

你听,

乌苏里江烟波浩渺的江面,

有个声音在轻轻地流淌,

仔细听听,

这是《乌苏里江船歌》,

“阿拉赫尼哪,阿拉赫尼哪......”

这是今音?还是古音?

“阿拉赫尼哪,阿拉赫尼哪......”

这是古音,

何以为古音?

“阿拉”就是古音,

这是什么古音?

这是连上海人都不知由来的——我,

连上海人都不知由来的第一人称——我,

阿拉=我?

阿拉=阿泐,

阿泐有五千年的历史,

阿拉的我是谁?

阿拉的我是赫尼,

赫尼是谁?

尼就是人(你),

赫尼当然就是赫人,

赫人是谁?

赫尼就是赫哲人,

在黑龙江与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交汇处,

五千年前就住着赫哲族人,

现在还剩五个赫哲族乡,

街津口赫哲族乡,

八岔赫哲族乡,

四排赫哲族乡,

抓吉赫哲族村,

敖其赫哲族村,

他们都曾经唱着古音,

不像现在只知道今音,

这些都是今音: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

江水不尽,

今音不尽,

最后还要:“ ......,阿拉赫尼那赫雷赫尼那赫雷,给艮!”

黑龙江有原装的“盘古河”,

“盘古河”的盘古恒古为“艮”,

赫哲人打鱼的心愿,

最记得的就是把好鱼、大鱼奉送“给艮”,

信还是不信?

如果不信可以去到上海看看,

可以去浦东和奉贤数一数看有多少个“泐”的小地名,

也可以去杭州看一看“艮山门”,

山脚下不远就是“良渚”,

不过,去到当地千万不要说“良渚”,

因为其实那里根本就是“艮渚”,

如若还是不信,

可以去江西听一听老表革命先辈们的《十送红军》,

那里面也有很多跟赫哲相似的今音、古音,

只是稍微有点音转......“介根”,

也或者......“街介根(介支个)”,

原来,很多歌曲里面都保留有古音的哼唱,

不过,除了歌曲里有今音、古音,

其实,连山东的“菏泽”可能都直接就是“赫哲”,

那里跟济宁和临沂一样,

都很密集地存在很多“苗”,

很可能这里根本就是蚩尤的“三苗”,

这些都是考古的“奇点”,

谁说考古只能蹲在探方的土坑里,

现在,连今音、古音之辨都能派上用场,

否则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艮”,

其实盘古可能就是赫哲,

古代时赫哲族布满三江,有三种语言,

盘古的“盘”的“舟”字就是船家们的“船”,

盘古的“盘”的“皿”字是船家联盟的大托盘,

所以,盘古的“盘”字本来就是“舟的联盟”之意,

这样,我们就真的找到了盘古,

这样,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才真正有了起笔的原点,

这真的是历史和历史学的“奇点”。


(文/丁丁哥/20230409/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