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上古史纲——华胥氏(二)

(二)华胥氏是谁
五千年前的“华胥氏”是谁?
有人可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虽然很少人注意,但这个问题其实是有解的。
因为“华胥氏”的语言是可以确认的,其在随盘古离开中原,南下到了“良渚”和“太湖”一带之后,经江西井冈山“华屋村”,带着讲“虱乸话”的一些分支,去到广东韶关“华屋村”一带,其在韶关“华屋村”附近的“石峡遗址”,留有五个“玉琮”及其它玉器为证,“玉琮”是华夏最高等级的礼器之一,在韶关只有“华胥氏”可能相配。
“虱乸话”在广东的珠三角也被说成“虱婆话”或“虱婆声”,在广州话里面,“乸”=“婆”,这些都直指“华胥氏”来到广东,并且是讲“虱乸话”。
现在已经明了,“虱乸话”是“佉卢虱乸文”的语言,是参加了汉字造字的三大语言之一,据唐朝古籍:“昔造字主三,长约梵,右行,次曰佉卢,左行,少曰仓颉,下行”,“虱乸话”是韶关的“本城话”,现今仍有约十万人在日常使用。
有些“虱乸人”后来随“华胥氏”顺北江南下广州,之后有的分支西行,“佉卢虱乸文”的造字之主“佉卢”,现在仍是彝族祖宗祭坛上的祖宗神之一,其中还有一些继续往西出到中国之外。
西方人公认“佉卢虱乸文”是其各国文字的母本,并且公认“佉卢虱乸文”的主人是“犍陀罗”,而地中海“蚩尤岛”的蚩尤是“犍陀罗”的主人,“犍陀罗”原名“建陀罗”,祖籍地在东北古建州,福建、南京古称“建业”的“建”,以及四川的“犍为”等地名都是同族源的遗留,“建”字与东北“肃慎”的“肃”的字形是相关和可以互证的。
南京古称“建业”,是因为南京城是由蚩尤的余族始建,其“建”是蚩尤的部族名“建陀罗”,之前不久被黄帝下令全部阉割,结果变成了“犍陀罗”,而其“业”字是蚩尤的小名,繁体字为“業”。
“虱乸人”西出有两个主要出口:
其一个出口是从云南德宏州盈江县的“支那乡”和“遮旦”附近西出,所以印度的“湿婆”也很可疑,以前我揣摩过印度两大史诗的作者“蚁垤”,这两个字根本就不可能是由外文翻译而得,现在云南就有一些叫“蚂蚁堆”的地名。
其另一个出口是从西北的丝绸之路西出,后来那里沿途发现不少“佉卢虱乸文”的木渎,有些还混有汉文。
其实,“虱乸话”的“虱”字跟“风姓”可能也是有紧密关联的,“风”的繁体是“風”,跟“虱”字只差那么一点点。
顺便说说,韶关可能是 “华胥氏”一生最惬意的“韶华时光”,那时,她老人家应该大约是一百岁了,其以“虱婆”的辈分,在韶关这里过着四世同堂的甜美生活,“虱婆”的原意就是“曾祖母”,她的“虱孙”可能是“番禺”,广东话直接将第四代称为“虱”。
最后,“华胥氏”可能是在广东过世了,广东的一些“地母庙”可能是她的一些最后踪迹。
“华胥氏”是华夏所有人最伟大的始祖母。
总目录
逻辑上古史纲——盘古(三)
逻辑上古史纲——盘古(二)
逻辑上古史纲——盘古(一)
逻辑上古史纲——华胥氏(二)
逻辑上古史纲——华胥氏(一)
逻辑上古史纲——序一
(丁丁哥/20220425/未完)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