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上古史纲——华胥氏(一)

(一)华胥氏与十个分部
五千年前,在“北大荒”的天地之间,华夏只有华胥氏独自一人,完全彻底的华夏第一人。
“华胥氏”绝对是奇迹之人,也是华夏第一个百岁之人,只有她一个人是亲眼看到了华夏最初一百年的每一天。
那时候,她是母系社会的最后一个女首领,也是风姓的主人。
什么是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就是“部族里没有男性也能正常生存的社会”,换句话说就是“生存压力很小”的社会。
“北大荒”也有生存压力很小的时候?
是的,我们所说的“北大荒”其实是中国第一大平原,而且还是黑土地的,有中国第一大的呼伦贝尔草原,有中国径流第三大的黑龙江及密布的河网,这里所缺欠的只是温度太低,只要地球升温至较高的程度,“北大荒”就会自然变换成“北大仓”。
“华胥氏”所处的时段,应该是正处于地球连续三千年超高温的“北大仓”之后,正在开始转向“北大荒”的不稳定时期。
在母系社会,部族里面正常是没有成年的男性,女性想要怀孕,就得自己算好时间,去道士的“虚”找送子的“公”,中国人的“虚岁”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而如果生了儿子,就是“公子”,如果生了“女儿”,就是“公主”,母系社会女性为“主”。
那时候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不稳定时期,盘古由“华胥氏”而生,可以叫为“公子”,而等到盘古的这一代有了男性的后代,就可以叫“公孙”,黄帝就是叫“公孙”。
据分析研究,已知“华胥氏”一共生养了六个子女,其中以盘古最为重要,那是在雷泽履雷神的大脚印所生的盘古,按排行盘古是为老大,写为“文”或“文一”;接着是在齐齐哈尔生的“天齐王”,排行老二,写为“文二”,这既是“齐”;再接着是女修,“修”是“文三”,这是蚩尤的母亲;之后可能还有一个“脩”,“脩”可能排行老四,而且也是女性;之后是老五,但没有找到线索;最后一个是“兖”,那时有一个“兖州(古作沇州)”,“兖”字拆开来是“六允”,应该是第六个“允”的意思,另外,上古时有一个叫“陆铎公”的人名,这其实也是“将公字倒置”的“六允”。
等到了华夏正式聚合的前后,“华胥氏”的“风姓”已经有了十个分部,这个体量无疑非常庞大,据网上资料记载:“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乾)部,六为天幽(坤)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
十个分部的资料不是随意而作,其中有些已经可以证实。
比如“天齐部”的痕迹和线索,“天齐王”的起点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天齐宫”,在山东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王”,主支的终点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的“天齐宫”,中间跨越了整个的华北。
比如“天芎部”的痕迹和线索,其总是与“畲族”散落的分布相伴显现,其应该就是“畲族”,而且可能与“有穷氏“相关。
......
下一期预告:“华胥氏”何来
(丁丁哥/20220424/未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