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财经外汇资产不动产中国房产 |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
地震,也叫地动。地动之后,很多人的很多观念也随之震动。
曾经有一阵,上海女孩子认为不动产比男人更可靠。随着《婚姻法》修订和《物权法》新立,这一判断依据更充分了。但是,一个月内被海水一样来自四川的消息冲刷侵蚀,原本坚定的信念也会动摇。不动产靠得住么?
有人以为,中国内地楼市或从此一厥不振,拐点终成现实。其实,细细想来,以今日形势,东拆西补,需求失去一根橼子,得到几根柱子,由此形成下一轮泡沫,也未可知。
首先,建筑成本或许升高,房屋价格却不会因之而动。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属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已先后组织31名专家赴灾区进行灾后房屋应急评估,他们的建议肯定会成为建筑防震规范标准修订的重要参考。防震标准提高,必然会推高房屋建筑成本。然而,与获得土地所需支付费用相比,这部分成本占建筑总成本的比例很低。些微增长,并不足以构成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充分理由。
其次,有人分析,房屋价值,辟如人之基因,在开发商获得土地之前就被决定了。房屋位于城市哪个区位,历史文化积淀如何,周围房屋价格水平,规划发展远景……,这些因素固然已经被总结在所谓地段决定论中。而现在,房屋在哪个城市,地质条件如何,是否位于地震多发带,强制性房屋防震标准是否完善,当地政府对房屋建筑质量监管的能力与严格程度,乃至政府管理效率和廉洁程度都会成为可能成为影响需求,进而影响价格的因素。然而,人最善忘,唐山大地震据今不过30年有余,试看京津塘一带的房价,哪里还有阴影投射的痕迹?
相反,全球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大势所趋,才是真正左右今后中国大中城市房价的关键因素。
第一是汇率。众所周知,央行需大量购入美元,才能有效控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今年前四个月,以美元计的外汇储备余额同比增长40.9%,远高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假设这一速度不变,到2008年底前储备余额会突破2.2万亿美元。
其次,根据一些投行的研究,官方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低估了实际的外汇资产规模。2008年4月,内地银行系统所持外汇资产已达2.1万亿美元,占GDP56%以上。自2006年以来,官方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之间的差距显著扩大,原因是央行将更多的外汇资产计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近来,更要求商业银行以美元支付法定准备金增加的部分。
那么,今年上半年对外贸易顺差增长显著放缓为什么没能阻止外汇资产的持续高速增长呢?
因为,除去得自对外贸易的经常项目盈余和FDI(外国直接投资)后,热钱流入仍急剧扩大。这一方面是人民币和美元利差的相向而行,一方面显示了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处于上升通道。一个明显的证据,是通过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从香港流入的资金正源源而来。
外汇储备高企,央行被动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都不能持久。惟一的对策,是允许人民币币值加快升速。高盛预计,未来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76 元、6.60元和6.30元。未来12个月,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达10%。
最后,通货膨胀步步紧逼,虽然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下半年可能有所下降,也不过是温水煮青蛙而已。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程规模空前,且过渡用房屋的寿命不过三年。此即意味着绝大部分重建项目须在三年内完工。这项政府投入,加之各城市原来已经上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正渐次展开的新农村建设,将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相当有力的拉动。即使政府对以削减预算,央行对以贷款总量控制不变,真实效果只能是减少一点副作用。
不动产始终是中国内地个人资产配置中不多的对抗通货膨胀的一张牌,再辅以人民币加速升值预期,你猜它的需求和价格会朝哪个方向动?因为一场地震而抛弃不动产,放弃不动产投资,恐怕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