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本山收徒行跪拜礼说起
栾润峰
我与赵本山没有什么交往,不熟。最亲近的一次接触是在中央七套录制春节节目时不期而遇,但是也没有进行深入的交流。最近关于本山大叔收徒行跪拜礼在网上引起了喧然大波——有的网友说“很丑很封建”,有的网友说像是皇帝的登基大典,媒体报道是“遭网友痛批”!与网友的“痛批”不同,本山大叔的这个收徒仪式却得到了圈内人士和本山迷的认可。我作为一名企业管理研究的热心者,在这里从企业管理的方面也来说两句。
其实,本山大叔早就不是一个艺人了,我的好友孙先红曾受邀到访过本山的公司,回来说那可不是一个小公司,而是排得上号的一家文化创意公司了。所以,要讨论赵本山收徒的跪拜,还不如讨论一个行业、一个公司的文化中是不是应该有形式上的东西,这样来讨论可能更有意义些。
作为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文化各有各的解释,但有一点几乎是大家公认的,就是企业文化应该包括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实质。就这外在的形式来说,大家所采用也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比如我们公司,每一个产品版本的研发都会有一个项目启动会,当然,是不是说不开这个产品启动会,产品就研发不出来啦?不是,我们的产品一样能出来。那么,开了启动会就一定能将产品做得更好了吗?也不一定。只是这种形式形成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之后,公司不开这个启动会,员工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再比如我在外游学,讲我的精确管理,就少不了一些企业请我去做内训,给中高层领导讲精确管理,讲协同工作的理论。我发现,每一个企业对于我讲课采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在中国电信,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先做动员,而在神华集团,则是先讲课,然后再由总经理亲自组织讨论。其实无论这些企业的形式怎样,我的讲课内容还是一贯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赵本山收徒行跪拜礼,我们也可以视之为本山大叔所在行业、所在公司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一种形成了的习惯,不必去附加太多的想象,毕竟,赵本山也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本山大叔的公司也是一个普通的公司,既然是我们中的普通一员,大家都有以一定的形式来传承我们文化的习惯,不必为此惊呼、喊痛。
推荐阅读
许三多说了什么
金和上市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斥巨资引进人才
CCTV年度最佳雇主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