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事往往会让你猝不及防,没有丝毫防备。
比如变老。
好多年前工作之余,最惬意的业余活动就是唱k。
一般是提前约好三五个好友或同事,一下班,直奔目的地。
那时候,城市就是城市。
不管是骑单车,还是乘公交,哪怕步行闲逛,都是一眨眼的距离。
我们最喜欢的是包夜。
时间是从晚上21点一直到第二天的7点。
另外,包间里不仅提供各种啤酒及水果,凌晨还有自助餐填饱肚子,服务到家。
刚开始,几个人轮流饰演麦霸角色,别管是声色变样还是激情高昂,整个包厢除了激情四射就是青春飞扬。
有时候唱着唱着嗓子就呈哑然失声状,呷上几口啤酒润喉,照样一唱到底。
即使累了,躺下静默一阵,瞬间又满血复活,又能与兄弟们一起唱一起嗨。
就这样,中间除了偶尔就着包厢里的大屏幕看一些周星驰、周润发的经典影片外,大家的脸上都写着亢奋两个字。
黎明破晓。几个人走出黑夜笼罩的包厢,伸伸大懒腰,走到街头的拐角,要了一套煎饼果子,又去上班了。
如今,晚上熬个夜,第二天整个人都失去了光彩,浑浑噩噩、晕晕乎乎。
一连几天都要不停得补觉让自己恢复原貌。
但,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切的变化,但事实来得猝不及防,这应该就叫老了。
之前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者得了老年痴呆症,不仅认不清家人,就连自己是谁也经常忘得一干二净。
儿子经常不放心,父亲裤兜里塞满了家庭住址的便签条,即使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碰到好心人也帮忙送回家。
当然,能让父亲少出门就尽量少出门。
有一次,儿子带着父亲与许久不见的一帮亲朋好友聚餐。
觥筹交错,不亦乐乎。
宴散,一群人准备离席时,父亲迟迟不愿动身。
儿子上前搀扶父亲,父亲说有东西要带回家。
众人疑惑。
父亲抓起饭桌上餐盘中剩余的饺子直接放到自己的上衣口袋里。
众人愕然。
儿子特别尴尬,一边制止父亲的做法,一边询问父亲是否没有吃饱。
父亲说,我儿子最喜欢吃饺子了,我要带回去给他吃。
众人侧脸,沉默无语。
儿子瞬间泪湿双眼,不能自已。
父亲或许什么都忘记了,但是从来没有忘记儿子爱吃饺子。
当我们面临渐渐老去的这一课,首先学会的就是告别。
看似残酷,却是人生的必修课。
要学会同曾经的自己告别,要学会适应父亲的年迈。
更要学会这个世界的猝不及防,还有不告而别。
你只是乘坐时间这趟列车,走走停停,每个人都是一段风景,每段风景都不会永远定格。
2
讲个自己的故事吧。
外婆在我的记忆中,是跟各种好吃的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时候,去外婆家要坐好久的长途的车。一路上的烂路不断,还有裹着柴油的刺鼻味,嘴里含着糖块抵御外界纷扰非常重要。
我记得清清楚楚,每一次回家在路边等车,外婆总要街边的小卖店买上一些糖果塞到我上衣的口袋里。
总觉得每一次的回去带点吃的才叫回家。
于是,爆米花、江米条、糖块都是不能忘却的美味。
在外婆80多岁的时候,我专门腾出时间回去看望她。
除了一些耳背,跟我童年中的看到的样子出入不大。
虽然话语不多,但脸上依旧荡漾着喜悦与激动。
等我要走时,外婆慌作一团,找来找去,想给我拿点东西。
但是又不知道要拿什么东西送出去。
我说什么都不需要,看看你就好。
但她依然不肯罢休,我只能假装说下一次来了再好好想想要什么。
她笑了。
没想到,根本没有下一次,没过多久,外婆去世了。
外婆的去世,带走了童年太多的回忆。
来不及说告别,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龙应台曾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对于亲情,我之前还听到“孝敬不是义务,而是机会”的说法。
每一年你真正能够跟父母相处的时间有多久?
细思量,这不就是来不及告别的另一种解释吗?
3
慢慢地,你一步一步走来就会发现,我们终究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拥抱了全世界。
恋爱中,你不会察觉对方的重要性,只有分开才会幡然醒悟。
生活中,你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幸福,当你真正颠沛流离的时候才懂珍惜。
人生里,你不会觉得哪一段岁月都是现场直播,当你年老想重新来过时才会一声叹息。
我觉得,我们这一生面临太多的猝不及防与来不及的告别,是一次次的在提醒着:要珍惜啊,要珍惜!
这是一声声的警告,这是一遍遍的叮咛。
我们常常习惯直面困难,却无法勇于面对失去。
送一句话: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