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新”召稼楼古镇

标签:
旅游见闻上海古镇召稼楼古镇游人新华 |
分类: 本国之旅 |
如果说上海有哪些古镇,人们都会提到青浦朱家角,七宝老街,枫泾古镇,好像很少有会说召稼楼古镇的。不过近来听说上海闵行浦江镇最近从新打造了召稼楼古镇,于是借老同学聚会,几个人一起来到了召稼楼古镇。
上海如今地铁四通八达,乘地铁8号线到航天博物馆站下,然后转乘浦江公交8路便可到召稼楼,只是当我们从地铁站出来发现8路车上人很多,并且还要等时间发车,为图方便,我们坐上了私车,车主要价每人3元。
当来到召稼楼大门口,发觉召稼楼正门被拦住了,原来这里正在拍摄什么片,一个管事的叫我们从旁边的小巷进。到召稼楼因为不用买门票,自然从哪里进都一样。
走到这里,发觉这里有广告旗悬挂,一边全新的门面房还没出租。听说改造召稼楼古镇分一期和二期,我想这里大概属于二期工程吧。
听说说召稼楼从元朝已始,当走上小桥,眼前的古镇可谓是被穿上新装,别说小河边两岸的房子灰瓦白墙,红灯笼高挂,连那沿河的房基也丝毫没了那年轮的遗迹,被刷得没斑没点了.
把古镇打造成这模样还真让人佩服,怎么说也不该把这老古东西洗刷得那么干净,连点疤痕都不留吧。
据说这里有个礼耕堂,建于1793年,是在乾隆年间建造的,可我们一路,一路看,怎么也没见到一间老屋,当终于看到一间半屋的老旧房子,外面也被新墙给挡了。
呵呵,当古镇被穿上了新装,怎么就感觉这名副其实的古镇成了一件复制品呢,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了。
像这些被刷新的屋顶木梁,还有镂空的门窗,看了怎么也有让人觉得“时光倒流”。能把还原演变成了“复制”,这该说也是一种能力,于是我只好把召稼楼古镇改写成“新召稼楼古镇”了。
不过新召稼楼毕竟来自那古召稼楼,有着江南小镇风味的召稼楼其实比七宝老街要大很多,但游人比朱家角要少许多。
召稼楼有许多的小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对面的小桥,这种桥桥相对,桥廊链接的风格,和上海的朱家角,枫泾古镇,也包括类似苏州的木渎,浙江的乌镇等都很多相似之处。
当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河两岸的人家,
特别是这种倒影在河中的房子,是江南水乡,古镇的一大特色。
像这种小桥流水人家,
这种江南水景,其实都是一种可以复制又无法复制的江南胜景,只可惜,这些可以添加古韵味的水乡风情如今披上了新衣。
我一路走,一路游,一路却在叹息,要是这些个明清古建筑能修旧如旧该多好啊,如果说花了银子还不叫座,这岂不可惜啦……!
要说是这改造方略就是这么制定的,就是要将历史遗产装扮成这样的“精彩”,我是不好多说了。
当看到这些有历史的牌坊还被竖立着。
当通过大石块知道了这里就是召稼楼的第一湾。
当一个老人告诉我们说,他家交政府2万,政府把他家的老房子重新修理刷新,如今成了新房,老人很高兴时,我似乎又要感谢政府给百姓做了好事,让老百姓有了“新房”住。
自然,这些沿街的“新房”如今都被开了店,让古镇有了人气。
不少上海小吃都在这里聚集,也包括七宝老街上的羊肉,糕团什么的,还有馄炖,小笼,烧卖,召稼楼咸蹄膀什么的。
这座桥的两头都是商铺和小吃店,在这桥上,我替同伴们拍照,同伴也为我留了影,是的,就算到了召稼楼,留下别人,也留下自己。拍完照,我们一起下到桥的那头去吃了蟹肉小笼包,味道特鲜美。
这是我们吃午饭的饭店楼上,这屋顶我觉得装得还很有特色,临走时拍了一张。 确实,在在阳光明媚的春季到召稼楼逛一逛,瞧一瞧,不去研究召稼楼如今属于“古”还是属于“新”,反正到召稼楼品尝一下江南小吃,购点土特产什么的还是不错的,毕竟上海高楼太多,古镇太少,召稼楼也算是一方宝地了。
浏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