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5,716
  • 关注人气:223,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理身体不妨顺着月经来

(2014-02-26 11:03:26)
标签:

受精卵

中点

佛手

月经周期

每个

分类: 容貌

调理身体不妨顺着月经来

  

  “面色红润万人迷”是很多女性都希望拥有的状态,年轻的女孩多会做“面子功夫”,而成熟些的女性则喜欢从内而外进行调养。许多女人一到秋冬就会买一些当归、熟地、红枣、阿胶等滋补食(药)材囤在家中,时不时给自己煲汤、炖汤来调补。可你知道吗:女性在月经期的前、中、后期,身体的状况是不同的,调理也应当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月经期。每个女性的月经期时间长短不同,一般在3~7天范围内都算正常。在中医的角度看,月经期属于阴血下行,不能过度进补,否则会造成淤血停留,月经淋漓不尽。

  月经期的调理应以“通”为主。一些有些中医底子的女性,一说到通就想到红花。叶敦敏介绍,红花的药性太猛了,临床会用于治疗有某种疾病的女性,对于健康女性则没有必要用。对于非热症的女性,也就是多有气虚或阳虚的女性(平时易疲劳、脸色苍白、怕冷)可以用当归、田七、益母草来煲汤喝。不用太过频繁,一周两到三次即可。

  第二阶段:卵泡期。卵泡期即月经刚刚过后,这个时期在卵巢内,一些原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卵泡分泌的雌激素明显增多,血中的浓度迅速上升,子宫内膜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内膜增厚,为卵子与精子成功结合后着床默默地做着准备。

 

调理身体不妨顺着月经来


  在中医看来,这个时期女性阴血相对不足,调理应当以滋阴养血为主。可以用当归、熟地、首乌、杜仲、枸杞子、虫草、鱼胶、燕窝等滋阴的药材来煲汤或炖汤。每周两到三次即可。

  第三阶段:排卵期。排卵期,就是卵细胞和周围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阶段,以月经周期是30天为例,卵泡期就是在月经来之前的12到14天。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在输卵管内能生存1-2天,以等待受精。排卵期的时间短暂,如果细心留意的话,很多女性是能够知道自己正在排卵,比如说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肛门坠胀或一侧下腹痛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这个阶段属于阴阳交错阶段。调理的原则应当以温经通络、温阳理气为主。可以选择当归、桂枝、砂仁、佛手等药材来煲汤或炖汤。由于排卵期持续的时间短暂,在此阶段煲一次汤即可。

  第四阶段:黄体期。这段时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着床,若无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期随着月经来潮结束。

  这个阶段在中医看来属于阳气逐渐生长,到月经来潮时最为旺盛。调理的原则以温阳为主,天冷时可以用鹿茸、高丽参、杜仲、巴戟等来煲汤,如果天气炎热煲汤时加些黄芪即可。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 15000 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 加 油 ”前 必 读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3去健康的淘宝店逛逛.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加本博微信公众号:24小时健康加油站 (全国首家微信语音养生节目,每天12-13点间播出)也可以互动哦。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 全球第一家中文版电子化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