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触冷水是妇科病的罪魁祸首

(2009-01-17 19:16:15)
标签:

健康

妇科病

冷水

罪魁祸首

热水

欧美

分类: 综合

    接触冷水是妇科病的罪魁祸首

 

    据报道,欧美国家在热水系统方面的投资超出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消费的总和,是我国的5倍左右。欧美国家冷、热水使用的比例是1:9,而中国是9:1。欧美国家的冷水只作饮用或冲厕、洗车用,而在其他方面都是使用热水。在我国,热水普遍只作饮用和洗澡。

  为了预防女性关节炎和妇科病,女性(特别是处于孕、产、经期的妇女)应尽量避免冷水刺激。有条件者应该在洗衣、做饭、保洁等家务劳动中使用热水。

  欧美国家冷、热水使用的比例是1:9,而中国是9:1。欧美国家的冷水只作饮用或冲厕、洗车用,而在其他方面都是使用热水。在我国,热水普遍只做饮用和洗澡。

  最近一项涉及1.5万个家庭的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的家庭主妇中,有86%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关节病或妇科病,致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冷水。

  女性对低温耐受力较差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关于女性保健的专题座谈会上共同呼吁,为了预防女性关节炎和妇科病,女性(特别是处于孕、产、经期的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冷水的刺激。有条件者应该在洗衣、做饭、保洁等家务劳动中使用热水。

  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看,怕冷,是因为“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女性怕冷多因为多数女性属于阳虚体质,对低温的耐受力比较差。

  在我国,不少北方城市是使用地下水,即使是在盛夏,水温仍然比较低。一旦寒气袭入体内,就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久而久之,女性就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一位河北女性,由于在冬季为寄宿学生洗大量的衣物,双手长期浸泡在刺骨的凉水中,结果右臂关节扭曲,双手五指无法伸直,造成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

  有关的实验数据显示,热水的去污力是冷水的5倍。由于特有的生理周期及抵抗力差等因素,女性如果频繁受到冷水刺激,就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致病微生物可乘虚而入,从而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

  洗冷水澡健身不适合女性

  部分女性认为冷水洗澡有益健康,并一年四季坚持不断。针对这种认识误区,用冷水洗澡可能让一些妇科疾病乘虚而入。

  研究发现,女性皮肤里的传感器异常灵敏,只要大脑接收到冷的信息,瞬间就会感受到冰凉,血管就会自然收缩。如果用冷水洗澡,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特别是在哺乳期、怀孕期、月经期,女性受冷水刺激后容易诱发多种妇科疾病,对女性怀孕、生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近10年来,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了30%,住房投资增加了16倍,家用电器更新了4代,私家车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实现了小康,其中一些家庭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国家中上等家庭的生活水平。然而,国人健康用水的意识却远远落后于国外。专家指出,国人对此应该予以重视。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7500有关健康的文章(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综合类健康资讯等),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加油”前必读 //

自助式加油-根据您的需要和兴趣,可在本博首页 “分类”中点击相关主题(如“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达到针对性强、效率性高的“加油”目的。另外本博首页右上角新增搜索功能也不错哦:)

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文章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 ,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  全球第一家中文版电子化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

曾被加拿大中文电台《博客世界》节目,以及凤凰卫视旗下《凤凰健康》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并荣登新浪健康“博客秀”。

每次加油最佳时长<30分钟 ! 定期加油,为生命注入能量 ! !接触冷水是妇科病的罪魁祸首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