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9唐师曾:人艺首都剧场:《大教堂》
标签:
立陶宛德意志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肯把自己双眼眼皮翻出来的立陶宛话剧。唐师曾摄7月8日,立陶宛国家话剧院《大教堂》首演爆棚,第6届首都剧场精品展暨首都剧场60周年纪念演出开幕。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小国之一,夹在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讲德语,既是西方的东大门,又是俄罗斯彼得大帝觊觎的“西方之窗”。二战前,被斯大林的苏联武力吞并,苏联解体后重获独立,还原波罗的海独立共和国身份。被苏联吞并的还有东普鲁士首府、康德的老家哥尼斯堡,那个“仰望星空的地方”现在改名叫加里宁格勒。
立陶宛国家话剧院立足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地理位置特殊而融汇东西方文化,有大气魄,衔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两大艺术体系。
《大教堂》通过一个天才建筑师修建维尔纽斯天主教主教大教堂的故事,以10段圣歌形式讲述历史与哲学,从生存到情欲,从循规蹈矩到革命和镇压。编剧以历史、哲学的修养提出艺术家创造天使还是制造撒旦?谁是艺术的真正主人?表现了原始欲望与宗教信仰,兽性、人性、神性相互交织以及与文化的戏剧性关系。
舞美立体丰满,自始至终用铁链、希腊多立安柱等营造、渲染历史、哲学和宗教气氛。所有力图挣脱命运锁链桎梏的主教、修女、君子、乞丐、婊子、琴师、酒保、国王、革命者……连同建筑师本人,最终都被砌入希腊多立安柱,成为构建大教堂的材料。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点击图片进入博客首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