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揭穿高盛阴谋
(2010-11-25 09:01:45)
标签:
十年陈股香高盛通胀创业板股票 |
分类: 一叶知秋—政策猜猜猜 |
人民日报发文前一天,我提出加息加息的象征意义更大。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64d1d0100o3iz.html
昨日人民日报明确提出慎用伤害性大的加息,而改用准备金等相对温和而指向明确的手段。
市场对调控反映强烈皆因高盛一纸报告,预期近期宏调从紧,果然准备金来袭。殊不知现在高盛等乃是中央的座上宾高级顾问,前一次龚方雄在四万亿之前准确预测中央将向市场注入资金,一时泄密门甚嚣尘上。
此次人民日报紧急发文,两方面揭穿高盛,明确政策意图。
阐述高盛阴谋的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64d1d0100nwsk.html
人民日报称抑制通胀不会以打压股市为代价
《人民日报》11月24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表示,中国政府抑制通胀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和打压股市为代价,抑制通胀对股市来说是长期利好,市场没有必要对政府抑制通胀的举措反应过度。
文章认为,国家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完全可以预期的。目前并未发生严重的恶性通胀,经济运行也并没有出现过热。无论从通胀的程度还是导致通胀的因素来看,目前通胀仍在可控、可调的范围之内。
文章并指,尽管目前的通胀趋势明显,但中国有抑制通胀的雄厚物质基础。全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国内需求,更不存在涨价的基础。
同时,国家财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得各级政府有能力通过提供补贴等手段,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文章指出,就政府针对通胀形势密集出台的调控“组合拳”来看,国务院发布的16项措施以增加市场供给的产业调控政策为主,辅之以价格体系监管、社会保障联动、行政责任落实等措施,慎用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负效应的加息手段,而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手段吸收流动性。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64d1d0100o3iz.html
因此,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政府抑制通胀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和打压股市为代价。股市是目前吸收流动性最好的地方,保持股市健康发展也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一项长期目标,抑制通胀对股市来说是长期利好,市场没有必要对政府抑制通胀的举措反应过度。(暗指高盛浑水摸鱼)相关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64d1d0100nwsk.html
本博是难得的重在提供分析思路的blog!
每天跟踪我的思路必有所得!
偶尔来参考我的结论,恐难有所得!
z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