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教育杂谈 |
“孩子前三年的成长决定了一生的发展”,这么重要的言辞让我不寒而栗。我开始正视女儿的成长,怎样才能给女儿创造一个更适合的成长环境呢?我摸索了一点育儿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经典共舞,与文化相伴”。——李亚平
是在我28岁时,这年龄人已成熟,所以生女儿就是件特别有准备的事,能提前准备的都在女儿出生前做好了准备,小衣服、小被子、小枕头、小玩具能想到的都在女儿出生前做了,孩子的即将诞生带给全家无限憧憬。可是这一切的有序和憧憬在女儿降临的那一刻就一下变得没了章法。生产中大出血让全家人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的惊心动魄,而后的母乳喂养又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这样混乱的环境下女儿度过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月。
家中逐渐熟悉了女儿的存在后,混乱归于平静,欣喜被养育孩子的辛苦所代替,面对工作和养育孩子的双重辛苦我自己也陷入深深的焦虑中,再深的焦虑也挡不住女儿的成长。妈妈的天性是伟大的力量,这是物种遗传的奥秘吧,在工作之余我开始想各种方法“教育”孩子,从书中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的、德国的、日本的有关育儿的书买了一本又一本,这些书有个共同的主题,“孩子前三年的成长决定了一生的发展”,这么重要的言辞让我不寒而栗。我开始正视女儿的成长,怎样才能给女儿创造一个更适合的成长环境呢?我摸索了一点育儿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经典共舞,与文化相伴”。
营造书香氛围,让孩子自然养成阅读习惯
“读万卷书”——读书需要环境,我从这个小事情入手,在家里充分营造读书环境,布书、图画书、文字书不同类型的书,卧室、客厅、厨房处处都有书,读书的基础是识字,我将识字放在读书中,放在语境中,让字与故事和图画结合,识字就变得自然而然,我没有刻意教过孩子认字,就是这个自然而然得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很多字,这个小家伙4岁时就开始独立看文字书,这大大摆脱了需要我讲书的限制,扩宽了孩子读书的范围,读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读好书,读经典本身就是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形成稳定而内敛的性格特点。
书伴着女儿长大,书替代了电视成为家里最主要的娱乐设施。女儿爱上了读书,书成了她的好朋友。如果说14年来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会归结到“读书习惯”,女儿从4岁起就开始自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选书,看书。现在上初中了,除了课本知识外,她的知识面要广的多,思维也宽阔的多,生活中充满了乐趣,这是书本带给她的好处。
百闻不如一见,身体感受是最好的学习
“行万里路”——行路是我跟女儿共同的爱好,跟女儿一起旅行的过程,我也重新经历了一次童年,经历了知识的扩展。
每个地方的旅行我们一定把博物馆参观放在其中,在这里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了解知识,记得在钱币博物馆了解钱币发展史,从贝壳作为钱币开始,我们看到了完整的钱币发展史,看着古老的铸币术,一次只能制一个币,效率极低。多年后发展到翻模铸币术,一次铸一版币,效率逐步提高。博物馆内活生生的实物展示让我也大开眼界,尤其是看到民国时期纸币通货膨胀的那段历史,一个民国时期的封信上贴的邮票已远远大于信封本身,看着这信封我俩笑了半天,争着说应该把地址写到什么地方更适合,就是这些活生生的实物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
我们还一起走进游乐园、职业体验中心,我小时候没玩过的都要玩玩,在职业体验中心,孩子像个大人似的做这个做那个,那一刻我深刻地理解了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步入社会,深刻的理解了一个好的教育是能让孩子在该离开父母的时候可以健康的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生活。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爬山、涉水,边欣赏美景边品味美食,女儿尤其爱上了饮食文化,对各地美食如数家珍。走的地方多了自然开阔眼界,拓展心胸,这些都给女儿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让她的知识学习更灵活,更生动。
经典,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品
“跟经典共舞,与文化相伴”是我教育女儿的思想基础,由于自己知识面和时间的限制,我没有太多时间帮助孩子选书、寻找她的兴趣爱好。我有个偷工减料的基本方法,能够被时间沉淀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所以我选择经典,女儿看得多了、听的多了自然形成了自己的选择取向,有了好的基础成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女儿这14年的成长中,我因为她而焦虑、困惑过,为了解决焦虑和困惑遇上了心理学,喜欢上了心理学,由心理学而喜欢上了舞动治疗,舞动治疗是以动作和音乐为媒介的心理治疗方法,它给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改变,人变得灵活了,生活也多了很多灵动。
有了女儿,我从一个纯粹的理科生走入了心理学的学习,慢慢爱上了音乐、爱上了舞蹈、爱上了生活。到底是我教育了孩子,还是孩子影响了我,这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更适合的一句话是“我与女儿共成长”。
本文作者李亚平,编辑/辛欣。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发请标注:作者李亚平,转自公众号taraprem;商业性质的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留言联系:taratao@taratao.com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