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向行为:让你的人际关系紧张

(2014-09-22 13:36:54)
标签:

佛学

分类: 心灵随笔
  跨越边界的一小步就能预示着更大一步吗?我多次听到人们反思自己紧张的人际关系,他们总是说:“只要我能识别那些细节,就能辨认出它们的实质——那都是控制性人格的表现而已。”

  有位女士一直处于紧张的人际关系中,她这几年一直在自我反省。即使已经见过几年的反思,当我把“你看得太多了”这个故事讲给她听时,她说:“如果我听到‘你看得太多了’这句话,马上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看得太多了,或者奇怪自己为什么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

  即使一个人没有听到别人对他说“你错了”或是“你应该如何如何”,他也可能遭到其他更微妙的待遇。有个客户曾向我诉苦,他必须不断和“亲爱的”妻子辩解,尽管她的确很爱他,但她常常说知道他的一切心思。此外,她还反对他的任何自我表白。

  谈到自己的妻子,他这么描述:

  昨天她对我说:“这幅画你是因为色彩鲜艳才买的吧。”

  “没有,我是因为做比较研究才买的。”

  “得啦,我知道你最喜欢这种颜色。你就喜欢和我抬杠。”

  当然,我还是否认。我告诉她,我讨厌争论。整个事情让我十分倒胃口。我总感觉不停地受到攻击,我不得不在每件事上表明我的立场。

  昨天晚上,我正读着书,她又对我说:“你肯定喜欢书里的女侦探(你是因为喜欢那女侦探才看这本书的)。”

  我解释说,“不是这样的”,因为,上周我刚刚看完的一本侦探小说,主角是男的,我只是喜欢读侦探小说。(我是因为喜欢侦探小说而看侦探小说,主人公是男是女我才不在乎呢。)

  为什么她不问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画,或是喜欢读什么书。我感觉我正淹没在她对我不断的评论之中,几乎每次我都要向她说明我的独立人格的存在。

  逆向接触:是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在种种与前述相似的情形中,一般的人会认为对他们下结论的人是理智的,其实,他们只是在猜测,一旦发现自己是错的,会放弃原来的想法。对于那些以逆向方式行事的人,所有的解释只意味着你在告诉他们:“这次你错了。你可以给我下定义,但不要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这样反而会让这些人认为,给别人下定论的行为是合理的、理智的,是某种坦诚相待的方式。

  一次,别人是让我“笑一笑”,另一次,则说我“看得太多了”,我并没有受其左右,不觉得我应该笑一笑或是少读点报纸。我没有因此受到伤害,也没有为自己辩解。我太惊讶了,所以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另一方面,这种奇怪的言论,如果出自家人之口,我可能会表明我的态度,指出这种行为的不妥之处,这样他(或她)能更好地了解我。

  尽管逆向接触只是小事一桩,容易应付,无法与暴力、黑社会以及其他紧迫的问题相提并论,但逆向接触的问题就像从远处火堆升起的一缕青烟,如果我们无视它的存在,总有一天大火会逼近我们,将我们吞噬。

  逆向交往的行为普遍存在

  逆向交往最好的情况是给大家带来困惑,最差的情况下会产生毁灭性的效果。我发觉,那些不能接受、感觉甚至是意识不到内心感受的人,是从外到内地认识自己的,还用相同的方式来认识别人,而他们丝毫都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做的。

  在我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觉得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那些人会说诸如“男人都是……”或者“女人应该……”此类的话。这些言论马上就把全世界几乎一半的人都卷了进去。

  我记得,在童年时代,有一个喜欢评价别人的邻居。如果她在通往当地大学的路上碰到一个学生,马上就会说:“哼,别以为能上大学就了不起!”

  这么做似乎很蠢。但为什么这种行为如此普遍,以至于有的人乐此不疲,而且不觉得尴尬呢?这种行为方式难道不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吗?我认为它是值得的,因为它影响到我们所有的人。由别人来对我们下结论,这不仅仅是荒谬的——如果我们听之任之,这些所谓的结论会束缚我们。它们就像禁锢我们的围墙,墙砌得越高,越能遮蔽我们的视线,整个世界就黑暗下来,我们就会失去自由、安全、自信、信仰甚至自我。

  当有人任意评价他人的时候,这个评论者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上帝的角色。这种情况并不罕见,通常也并不引人注目。但我们仍渴望拥有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会相互评论。虽然,这样的世界离我们还很遥远。

  分裂的影响多种多样,也是深刻的。这些结果与我们的奋斗目标有关——我们为获得相互理解、平等对待的生活环境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对于一个分裂自我、想要同其他人交往的人来说,这些影响都是有问题的。

  节选自《不要用爱控制我》(帕萃丝.埃文斯/著/美)

 

TaraTao陶花源心灵成工作室

联系电话:Joy 15117939933(可加微信)
电子信箱:office2013@taratao.com
---------------------------------------
分享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更多资讯,请订阅:
思璇微信公众平台:sixuantao
思璇微博:@Tara陶思璇
思璇搜狐自媒体:Tara陶思璇
---------------------------------------
2014年“心幸福”系列课程简介
【心幸福-自信之光】:熟练掌握“8个镜片”的自我觉察技术,提高自我价值感,提升自信心。
【心幸福-愤怒之舞】:解析愤怒背后隐藏的情感需求,恰当释放,转化能量;
【心幸福-信任生命】:通过一些自我面质的训练方法,培养专注力,正念观,与生命结盟;
【心幸福-喜悦人生】: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学习自由恰当的情感表达,能量升华。
【心幸福-重生之旅全系列】:重返少年时光,整合内在资源,创造未来新世界。
【谁在你的身体里面-内观工作坊】:倾听身体,探索情绪背后的秘密,与内在智慧建立联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