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边界的开放程度,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2014-08-12 15:20:20)
标签:

育儿

分类: 心灵随笔
  正如你的身体边界决定了你的外表一样,精神边界决定了你的个性。拒绝信息(事件或是经历)的时候,就像在签发或拒签许可证,打开或关上了经过边界的门。

  身体边界的开放程度,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同样,你体内的细胞是你生理世界的看门人,它们以特殊的方式保护着你,自动地吸收或排斥不同的物质。

  有意思的是,你的身体也似乎在你体形之外延伸出了一个无形的边界。在不同的环境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反映了这种奇特的边界。

  我和你从不相识,当你我同时走进一间没有第三人的电梯里时,如果我靠近电梯的一侧站着,你肯定靠着电梯的另一侧站着。

  如果我靠近你,你会往后退,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边界。即使我并没有接触到你的身体,你也会觉得我想侵犯你的个人空间。如果不小心撞到了你,我还应该向你道歉。

  但是,如果我和一个两岁的孩子待在同一个电梯里面,那么我不但会站在他的身边,而且还要抓着他的手。一个孩子的边界是开放的,接受所有善意的呵护。

  当看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外部特征,驻足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肉体上的暴力行为如殴打、性侵害等,就是侵犯了身体边界。一般人都非常清楚别人的身体边界,尽量不去侵犯它。而不注意这么做的人,则常常碰钉子。

  那么,与对身体的攻击一样,对精神的侵犯也是有害的。这些攻击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对方。但是绝大多数人,在最近才开始关注对精神的侵犯。

  一直以来,我们对精神边界关注很少。客观原因是:社会是如此关注外在的世界,以至于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随着原子裂变、微波、新星体的发现,网络交流的出现,我们才明白,还存在着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因为很少关注精神边界,人们有可能把别人的本体,与自己的混淆在一起。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它对所有的关系都会产生影响,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精神边界受到打击,就会产生失控行为。

  有些事件很突然,以至于我们无法接受,或是只能逐步地接受。突发性事件给我们的精神边界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震动。如果我们遭受的打击超过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如果我们无法从这样的经历中摆脱出来,就会感到被压垮或是被生活抛弃。如果有了这样的感觉,就可以判断我们处于失控的状态了。

  我和一个老朋友谈起那些失控的人,我的朋友说,他又一个久远的记忆:

  在他2岁的时候,他的妈妈把他和他的姐姐单独留下来几个钟头,就在那个时候,他感到一种安全感,并看清了自己。他说从那时开始,大多数时候他都能感觉到自我。接着他问:“我一旦失控,所失去的就是这种对自我的感觉吗?”我肯定了他的判断,并且对他这么早就认识自我感到很惊异。

  迄今为止,我们看到反对他人的行为,都发生在逆向情境中。那些不良事端的肇事者似乎处于失控的状态中。在他们试图控制别人、做出反对其他人的行为时,他们侵害了对方的精神边界,或是身体边界,或者两者都进行了侵害。

  另外,当他们控制别人时间、空间或其他资源的时候,他们完全无视他人,就好像别人不存在一样。

  节选自《不要用爱控制我》(帕萃丝.埃文斯/著)(美)

 

 

TaraTao陶花源心灵成工作室

联系电话:Joy 15117939933(可加微信)
电子信箱:office2013@taratao.com
---------------------------------------
分享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更多资讯,请订阅:
思璇微信公众平台:sixuantao
思璇微博:@Tara陶思璇
思璇搜狐自媒体:Tara陶思璇
---------------------------------------
2014年“心幸福”系列课程简介
【心幸福-自信之光】:熟练掌握“8个镜片”的自我觉察技术,提高自我价值感,提升自信心。
【心幸福-愤怒之舞】:解析愤怒背后隐藏的情感需求,恰当释放,转化能量;
【心幸福-信任生命】:通过一些自我面质的训练方法,培养专注力,正念观,与生命结盟;
【心幸福-喜悦人生】: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学习自由恰当的情感表达,能量升华。
【心幸福-重生之旅全系列】:重返少年时光,整合内在资源,创造未来新世界。
【谁在你的身体里面-内观工作坊】:倾听身体,探索情绪背后的秘密,与内在智慧建立联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