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股炒房,谁更能“生钱”?

(2007-06-25 16:43:08)

高汉明

 

近日,股票疯涨疯降,让投资股市的人心脏有一种承受不住的痛。一些心脏不好的人,干脆将钱投资楼市。而更多的人不明白,究竟是该投资股市还是投资楼市,谁更能“生钱”?

 

股市不好玩,开始进军楼市

 

一个月前,很多投资者眼红股市的火爆,毅然卖掉房子、拿着按揭款进军股市,但好景不长,提高印花税比例政策的出台,数百支股票的跌停,让很多投资者猛然惊醒,“原来,股票不是那么好玩的”。


2日、3日,武昌中北路、光谷等地有多家楼盘开盘,其火爆场面近来少有。很多买房者纷纷直言:“手上有些闲钱,存在银行不划算,现在投资股票、基金又觉得不安全,还是买套房子做投资,才让人高枕无忧。”


的确,股票升至4200点时,令很多股民心惊肉跳。但投资楼市,相对就会安稳得多,不会被股市升降让人“一惊一乍”。而武汉房价被低估,虽然其升值不像股市那么猛烈,但未来只会升值,这让很多人投资起来十分放心。


但专家表示,在物价、房价一路上扬的大背景下,投资房产并非一定赚钱,特别是那些短线投资者,赚钱的可能性更小。只有长线投资,有的放矢,房子才有可能“生钱”。


投资房产较稳妥
 

梅子以前痴迷买股票,股市熊市时,她手头一直还持有。从去年底起,股票形势一片大好,她喜出望外,连忙将持有的股票抛出,然后用赚来的钱一次性付款在江汉路买了一套小户型房子。她思忖,股市瞬息万变,再次遇到熊市,投进去的钱说不定都会亏空,而将钱投进房产,稳赚不赔。


但梅子还是在买股票,今年股票一路高歌猛进,涨到3000点时,她赚了8多万元。这时,梅子认准股票还会涨,毅然将赚来的钱全部投进股市。她每天看着股票往上猛涨,心里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每天都有钱进账,忧的是,股市的泡沫越来越多,这样的日子好景不长。涨到4000点时,梅子意识到股票肯定会下跌,于是果断将股票清仓。


不到半年时间,梅子在股市赚了20多万元,她决定再次将这些赚来的钱全部投进房地产,今年5月,她在武昌中北路买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


如今,梅子的小户型房子涨了4万多元,但她不准备卖出,而是用于出租。刚买的一套房子,10多天后,每平方米房价就上涨了100元。她计算,照这样的速度,她的这套房子,明年估计也会上涨几万元。


投资物语:
梅子的选房标准是:地理位置优秀;周边环境、居住者的素质良好;小区环境优雅。她分析,现在最好投资中心城区的中小户型,沿江、沿湖的更好,这些房子价格虽然高一些,但市场竞争力较强,在出租房源多的情况,优势更明显。


从物业类型上来说,小区的门面房不要投资,尤其是后湖、沌口、金银湖等区域的门面。由于区域入住人口不多,消费能力有限,买了后只能闲置,很难有收益。同样,郊区的住宅也不要投资,房子位置偏远,很难找租房人。


她提醒说,如果自己手头的钱较少,以贷款为主,最好不要投资,银行利率呈上调趋势,将来可能投资收益比贷款利息还低。

 

长线投资楼市,是万全之策
 

马明在武汉上的大学,毕业后留汉,一晃已在武汉生活了10多年。刚工作时,他就开始研究股票,并将工资的一半投进股市,无奈股市一直熊市,他的股票亏空较多。受此打击,他转向关注房地产市场,发现武汉的房地产价格和这座城市极不配套,是“二线城市,三线的房价”。


2003年,马明在花桥一村按揭了一套两室一厅二手房。之所以选择花桥一村,是因为这里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去年底,股市全面飘红,他立即将花桥的房子出售,赚了10万元,将钱投进股市。这次,他吸取以前的教训,见好就收,股市涨到3900多点时,将股票全部抛出,在中南民族大学附近买了两套90多平方米房子。他准备高档装修标准,并配齐所有全新高档家私电器,放租,作长线投资。


投资物语:
刘宇认为,优秀学校旁物业投资稳赚不赔,高校旁的物业,因近年大学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宿舍供不应求,因此大批大学生在附近租房住,导致周边房产租售两旺。


至于一些名小学附近的物业,由于可供房产开发的地块相当有限,这里的新房一直供不应求,而学生家长租房陪读,或买房成为名校“地段生”,致使二手房租价、房价一路看涨,投资“钱途”看好。

 

 

往期精华:

 

楼市“她时代”,有“她”更精彩

 

http://blog.sina.com.cn/u/4aaf7724010008l6

 

开发商“忽悠”招数大揭密
 
 
艳遇,售楼小姐的美丽邂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